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阶段协议签署,鲶鱼效应下的中国金融业 [复制链接]

1#

最近央视出了一档《国家监察》的节目,其中讲了很多的贪腐问题比如赖小名的金融腐败问题。

赖小民是华融公司的领导人,贪腐现金2亿多,还不包括银行存款、房产、有价证券比如股权等资产,金额越大只能说明背后的交易越不合法。我们可以通过赖小民来看一下中国的金融问题,有哪些薄弱的方面会出现大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股市和汇市怎么样的涨跌震动。

我认为年金融系统出问题的可能性大过其他方面,在未来半年到一年,香港和台湾不会出很大的问题。

因为香港和台湾已经形成了合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背后的力量美国必须保证政局稳定,国内达成意见一致,而这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中间的空档很大概率会出现金融方面的问题。

而中国的情况比较特别,其他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跟中国的情况并不一样,中国的情况会比较纯粹,只有一股力量。

比如韩国除了国内民选政府的问题和三星这种和西方接触较多的资本家和财阀的问题,还会受到很多外力的影响,比如美国和北朝鲜的影响。韩国总统总是不得善终,不只是政治生涯还有生命安全。

并不只是韩国,其他的国家也是一样,内部制衡力量过多,并不只是简单的三权分立。大国的三权分立有用,但是小国的三权分立是无法排除外部力量的影响的。

国内力量纯粹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还是有问题,比如赖小民的问题。

华融的成立是为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但是赖小民把它发展成为一家全牌照的金融公司。这也依赖于国企的性质,国家审计也被他用“权利”推掉了。如果有一股权力可以对他形成制衡的效果,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实行三权分立的美国,资本家自由竞争,如果举债无法偿还就会出现以下问题,首先媒体曝光,评级机构评级,市场给予反馈,破产。

但是对于华融来说,即使公司本身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只要没有更大一级的权力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