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论篇摆脱不了的鸟笼效应 [复制链接]

1#

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效应,例如蝴蝶效应、马太效应、鲶鱼效应、光电效应等等,说实话,不爱学习的人一般不会太过注意,都是一知半解的知道个大概意思。但是,我觉着跟大家日常生活、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鸟笼效应,因为根本就摆脱不了。

鸟笼效应

一、到底什么是鸟笼效应?

为了确保理论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说服性,以下是通过百度百科查询而来的:“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或“鸟笼定律”,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我还要补充一点自己的理论知识点,世界上与“鸟笼效应”类似的理论,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叫“狄德罗效应”,大家有空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二、鸟笼效应的典型特征?

百度百科列举的范例: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老百姓生活中的范例:比如购买家用小汽车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大家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但是更多的是因为“面子”问题和“攀比”心态,一窝蜂的购车,其实很多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根本不需要经常用到家用汽车,最后,仅仅就因为别人买了车,朦朦胧胧的自己也要买一台。买回来就后悔了,一年还跑不了1万公里(利用率过低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几乎没有感受到过汽车给自己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升,反之,还得“伺候”汽车,油费、保险费、停车费、保养费等等,接踵而来、应接不暇。

摆脱不了

三、摆脱不了的鸟笼效应?

其实谁都不傻,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大家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肯定会反思自己,想着“痛改前非”,对于那些不是必需品的东西坚决不买、尽量不要。其实,实际上大家往往都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因为你无法摆脱外界的干扰,无法抵御心理变化的需求,不管需要不需要,你都会买、买、买。

用事实来说话:比如,在社交圈,人家每次聚会都是开着宝马、奔驰去的,你曾经深爱的比亚迪F0肯定早晚会被你抛弃,砸锅卖铁也要买个BBA,从而强迫自己过度消费;在工作圈,以前出差都是住一般的快捷宾馆,有一次偶然与其他几个企业同事一起住了五星级大酒店,从此以后就感觉小旅店根本“无法入住”,怎么也要去一个“感觉不错”的酒店,从而强迫自己加大消费。

纵观国内国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似乎谁都无法摆脱“鸟笼效应”的影响,除非你失去了自由,不然一定会成为下一个“剁手党”。

话说回来,“鸟笼效应”只是一个心理现象,并不是什么心理疾病,您只要高兴就好,该买买、该玩玩、该吃吃、该睡睡,无伤大雅。但是,毕竟资源总量是有限,现在又提倡低碳生活,希望大家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应有和更大的力量,知足常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