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鲶鱼效应启示华为内部的那支蓝军队伍 [复制链接]

1#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以激励员工,挖掘员工更大潜力为目的,很多企业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对自己的团队进行管理,华为也不例外,甚至做得更为“过火”。

在讲解华为红蓝*故事之前,我想先讲解下,什么是鲶鱼效应。靠海生活的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但渔民每次打捞,抵达港口时就发现沙丁鱼容易缺氧而死。但却有一名船长在沙丁鱼群里放了一条鲶鱼。鲶鱼会一直追着沙丁鱼群,沙丁鱼群则会拼命游动,最后抵达港口时,沙丁鱼群仍是活的,这就是鲶鱼效应的由来。

华为企业中的“红蓝*对抗”由来于此。所谓“蓝*”,原指在*事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通过模仿对手的作战特征与红*(代表正面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华为的“蓝*”也与之类似。若华为员工想升职,也需要先到蓝*部去,打败了红*才能升官。

也正因为红蓝之间彼此对抗,成功助推华为,成为今日前强企业。蓝*主要职责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公司的战略与技术发展,进行逆向思维,审视、论证“红*”战略/产品/解决方案的漏洞或问题;模拟对手的策略,指出“红*”的漏洞或问题;

其中“蓝*”著名的战功之一,便是阻止华为出售终端业务。年,华为计划将子公司华为终端出售给贝恩资本,正是“蓝*”发现了终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云计算结合终端的“云管端”战略,从而避免了华为“脱手”终端业务,最后奠定了华为手机的辉煌,成为世界知名的手机品牌。

任正非曾在一次会议中称“我们在华为内部要创造一种保护机制,一定要让‘蓝*’有地位。‘蓝*’可能胡说八道,有一些疯子,敢想敢说敢干,博弈之后要给他们一些宽容,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能走出一条路来呢?”。

但盲目的学习华为体系,建立自己的团队也是不可取的。企业如果想要培养自己的蓝*部门,可参考以下3点建议。

1.充分授权:若管理者想要蓝*协助解决问题,就必须给予相对应的权利与信任。

2.保护:蓝*在企业里由于要与“红*”进行对抗,一定会遇到各种人员的刁难与报复,管理者必须给予蓝*充分的保护,若出事了也不能让蓝*独自背黑锅。

3.思维创新:蓝*为思想先驱者,经常会有新的想法与创意,这时管理者需要足够的开放与包容,持续学习,才不会因偏见而否定那些新想法。

七星国商书院课程咨询欢迎广大通讯同行合作交流

课程刘老师

感谢伍亿的大力支持

伍亿场景化整店解决方案设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