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会有湖南电视现象湖南卫视上星2 [复制链接]

1#

百科TA说特邀作者:同相

湖南广播电视台

湖南长沙,浏阳河畔,马栏山下。20余年间,坐落在这片土地上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GBS)早已成为了“搞不死”的代名词。年,当时的国家广电部正式批准了关于湖南电视台上星的报告。但是,那时候的湖南电视台还很穷,蛰居在湖南这个农业大省,年广告创收只有三千多万,因为资源缺乏,赖以生存的广告除了化肥就是饲料,湖南电视台因此得到了另外一个戏称:化肥电视台、饲料电视台。

年后来被认定为湖南广电改革的元年,其标志性事件是魏文彬在走马上任两个月后,于当年5月正式提出了“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同年,湖南省委省*府同意了在长沙东北角的马栏山打造全国最大的影视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年,长沙市地名委员会将马栏山地片正式命名为金鹰影视文化城,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中国电视的创意硅谷”和“中国传媒圈的*埔*校”。

鲶鱼效应:“游击队”刺激了“皇家*”

湖南电视以创新出名,一言以蔽之,创新就是“湖南电视现象”的本质。然而,对于湖南本省的绝大部分老电视观众来说,20多年前的他们却大都只知湖南经视,不识湖南卫视。彼时,面对湖南电视台老台的死气沉沉,在一阵痛苦的思考之后,魏文彬有了一个冲动:要再办一个全新机制的电视台与老台竞争!频道“道长”采用公开竞聘,除导向、定位、上缴三项权力以外,所有权力一律下放。

在那个年代,改革,意味着勇气和压力,拼的不仅是嗅觉,更是速度。年1月1日,湖南经济电视台正式开播,率先实行全台全员聘用制及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与此同时,在经视荧屏上迅速掀起了栏目包装和频道整体形象的设计浪潮,并在新闻、综艺、电视剧三大主战场向传统理念发起进攻。

这一新型电视频道运营模式的操盘手正是当时凭借竞争上岗的“湖南骡子”欧阳常林,这一年,他42岁,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赛马”机制下,这匹“黑马”竟然一发而不可收拾,跑出了日后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湖南速度”。

年时任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

1月6日,湖南经视播出综艺娱乐节目《幸运》,该节目被认为是内地娱乐电视节目的开山之作,一经推出,火透三湘。此后,《经视商业街》《真情对对碰》等一个个“奇怪”的节目在湖南经视陆续上线,谁也未曾想到,经视的出现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电视的表现形态和中国电视人看电视的真实状态。

在接连打赢一场场胜仗之后,经视台以“游击队”的身份真正刺激到了当时的“皇家*”,“老大”湖南电视台感到危机来临了。年1月1日,湖南电视台1套节目正式上星播出,从此,更大范围的竞争正式开始,除了应战,谁都无路可退。

湖南卫视上星后,推行栏目制片人制和栏目末位淘汰制,实施品牌战略和周末战略,将娱乐节目重点放在周五、周六、周日晚上,着重将周末打造成优势品牌。同年7月11日,《快乐大本营》开播,“快乐旋风”瞬间席卷全国,明星娱乐大众的时代悄然开启。《新周刊》“中国电视节目榜”曾将其与央视“春晚”一起评为“15年来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

《快乐大本营》何炅首次青涩亮相和李湘组*金搭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