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营口上榜全国五百强,背后有哪些启示 [复制链接]

1#

营口上榜全国五百强,主要指的是教育教学方面。没错,这正是前一阵子在网上热传的信息——中国自主招生网上公布,营口以人本教学为理念的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被评为全国五百强中学,排名名。

然而在这件事情背后,更有意思的是什么?对营口教育又有哪些启示与反响?我们先来看一条在该微博评论的截图。

看到这个微博评论,笔者觉得非常有意思。其实营口地区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事态发展。这并不是仅指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的个人成绩,而是从整个营口地区来讲,各个高中采用了新思想,寻求自己发展的突破方向,初中学生也比以往要奋发图强,希望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然而这种局面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这是心理学中很有名的"鲶鱼效应"。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的价格贵出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

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同样,人是容易适应和沦陷在舒适安全圈中的,当辽宁省实验中学在营口建立分校之后,这个竞争者打破了原有的“和谐”。尤其是人本教育理念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于是初中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心中产生了内在的动机,希望自己可以向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班级进*。高中学校产生了新的压力,他们觉得不能在固守原有的方式,而是要以一种新的方式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并不断改革创新。实验分校这个鲶鱼激发了营口教育革命的动机,产生了一个变化的契机。

所以,打造一所营口地区名校,并不是给少数优秀学子集中更多的教育资源,而是打造一个活力四射的“鲶鱼”,带动教育方向和理念的发展。正如我的老师曾说,想要解决死猪不怕开水烫,你得先让猪活过来。当有了竞争,教育就有了“活力”了。有奔头了,那么整体趋势就是向上的、积极地。

学校间不是竞争的关系,最终所有的营口学子也不是窝里斗,而是都要与全国的学子竞争,甚至走向全世界。因此,也真心的希望营口地区所有的高中可以团结起来,共同进步,争取更多的学校走向全国五百强,甚至走向全国一百强。希望在N年之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范围上,能听到更多的科学家、宇航员、外交官等等各行业杰出人士说:“我是营口人。”

做营口地区第一个专业心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