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南潞江坝,我想与你虚度时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http://www.bdfyy999.com/m

让人沉溺的东西

一定让人过分迷恋

无论是人还是城

只有它缠绕上来

带着这个小镇的咸湿与散淡

见山见水如花在野

潞江坝就是这么一个枕水小镇

朴素、粗糙、动人、别致、土气、地气

“烟火人间”

如果一辈子

必须去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叫高黎贡山

一个地方之所以迷人,

是因为这个地方的气息。

高黎贡像一篇有意思的小说,

每个细节都接着地气,

风物之气四处弥漫。

风物

潞江坝太好了。我想,正因为它太好了,所以我久久没有写它,虽然票圈好友以及很多的真爱粉催了我好几次,我仍然迟迟没有动笔。就像恋爱似的,暗恋一个人太久了,喜欢得有些像电影了,如果说出来,连自己都不相信。我就是纯正的潞江坝“土著”,生长在这里,将来也会归根于此。我一直有一个奢求,哪也不去,就在这里。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

潞江坝有多好呢?说不出来,如果真有人问起,怕是一时会语迟——一个地方的好,如果能说出来的还是小好,说不出来的才是大好。像喜欢一个人,知道喜欢她什么还是小喜欢,全然不知道喜欢人家什么,那才着了魔。又像王羲之的字,别人的字你总能挑出字眼来形容,比如怀素你可以说它狂,你可以说赵孟清秀,说颜真卿凛凛正气力透纸背,但你能说王羲之什么呢?用什么词都觉得弱了。

如果真挑一个先说潞江坝,当然是风物。

“风物”两个字是妙的。一个地方没有风物便没了趣味和意思,走在街上全是高楼林立,又都是玻璃幕墙,开始看觉得洋气,看多了便觉得索然无味——中国的城市多是这样,三线城市也没有逃脱这样的模式。一看就觉得是在吃快餐,一碗碗滋味相同的方便面而已。潞江坝多是瓜果蔬菜,从菜园到餐桌,全是新鲜,这种滋味,潞江坝有。

走在潞江坝的街上,突然觉得到了民国似的,朴素的天真让人欢喜。人们的脸上带着淡淡然,不慌张。逛村街,听家乡人讨价还价,各种趣味,各种智慧;民生斤两,分毫计较,较的不是价位,而是各自的机敏,得意且欢快。在大嗓门的小街上,你能看到活生生的阳光,这是乡情俚俗,这是烟火味道,这是生活,这是人间,非常稳妥,让人觉得踏实肯定。古朴的村落,在古老木棉树的掩映下,有不慌不忙的态度。

潞江坝少有高楼,在小镇中心的十字路口旁边,有一家豆粉凉拌猪头肉,二两猪头肉,一碗豆粉,各种调料搅拌在一起,香香的吃完,很撑了,可是还想吃。于是再要一碗葱花骨头汤,暖暖的喝下去,胃里舒服极了。走在旁边的街上,春天的阳光温暖地照下来,有很多小摊卖着小吃和衣服,也有摊主把山里的百花整朵采来摆在街上卖,那些花一点不高傲,带着家常的温暖,买一把放在包里,包都香透了。

家常

亦有傣家女人,手上一盘细米线,然后上面覆盖着熟牛肉片、焯水后的牛肚片配上一碗黑绿色的调味料浓汁。这个浓汁是把牛苦肠水用铁锅熬煮过,然后再把剁成细末的生牛肉加上剁细的韭菜、缅芫荽、香柳、布芽(傣语:当地的一种辛香调味料)、小米辣搅拌在一起。把米线、熟牛肉片、牛肚片在浓汁中蘸过一下就可以食用,吃起来十分爽口。

潞江坝的小吃太动人。所以,忆起时心里总是馋的。口水往上返。中国有几个城市想起时都是这样,先想起的是它们的小吃,比如武汉、长沙、成都、昆明、潞江坝……潞江坝的小吃并非只有麻辣生鲜,并非只有过分的怪异味道,都是家常——那小时在怒江边上采的“灯笼包”,拿回家熬煮一下,之后用纱布过滤出来,静置一段时间,就成了果冻状的自制零食,我们称之为“冰粉”,营养丰富,有补血益精、滋肾益气、养心润肝、滋补脾胃...……中国饭菜好吃的地方在于:能把看似无用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

鲶鱼配上石锅,我们叫砂锅鱼,香得让人要醉掉。每次总是吃撑。潞江坝的小街上几乎都会有这种大排档,门面小,看着不干净,可是做出来的东西太正宗。就像朋友说地沟油,她诡秘一笑:其实有些东西只有地沟油做出来的才更香。作家冯唐曾经说,总是说消毒消毒,其实体内细菌不够也是不行的,一个月一定要去北京东四不着调的小饭店吃一次才可以,最好那里有苍蝇乱飞。我颇认可。太干净的东西总是觉得没有地气,那些苍蝇馆子是我的最爱,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找那些纯地道的本地馆子去吃,哪怕脏乱差。去兰州时,吃正宗兰州拉面,要一个超大的粗瓷碗,蹲着,呼呼地吃,然后用嘴一舔碗边,此为正宗。我去兰州吃马子禄牛肉面,见好多人这么蹲着吃,我也蹲着吃了一回,加了很多辣椒,香。

一排排的砂锅蹭在蜂窝炉子上,总有几十只。那砂锅里面炖的是米线,砂锅是特别定做的,热气冒出来,远远地闻去,就香得不行。米线上加些当地食材,时令生鲜,揉合在一起,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外省的时候,突然想吃家乡的砂锅米线,准备好各种食材所需做出来,但不是那个味道。好友说:“可能食材不行。”什么叫地方小吃?离开地方的水、空气、味道全然不叫地方小吃了,据说兰州拉面离了兰州也不行,有师傅带了兰州的水和面去做,味道还是稍次于兰州的拉面。

爱情

潞江坝有许多开垦农场,在赛马坝农场居住着一对老夫妇。每日清晨你若从马路经过,你都会看见老两口在沿着马路散步。他们的距离不远,也就从赛马坝走到小寨,然后从马路另一侧踱步回家。

老爷子总会牵着老奶奶的手,小心翼翼的带着她走每一步路,而且爷爷总是走在有车流的一侧,把老伴“保护”在远离车流的马路边,不论天晴下雨,老爷爷手上总是带着一把伞。虽然散步的距离不过米左右,但是看得出来,老爷爷不会让老奶奶淋到一丝雨,也不会让灼热的阳光让奶奶感不不快。

不管是生活还是爱情,都需要用小火慢慢地熬,就像我认为爱情很高的境界是,喜相庆,病相扶,寂寞相陪。爱情是一辈子的事情,是用一颗真心对待另一颗真心,是要用时光来验证的,它当然是慢的。快的爱情是快餐,它可能经不起时光的打磨。好的爱情一定要让时光打磨,包浆。

小鸟叫声绿幽幽,在水边茅屋喝茶听戏,少年子弟江湖老,从来四时长相忆。慢慢老,慢慢活。不怕。有时一日千年,有时千年一日。我实在想不出人生将有几十年的时间,与一人相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猜,大概是像这对老夫妇一样,风雨路上,高山海底,不离不弃,相伴一生吧。

历史

百年风雨双虹桥马帮铃声犹未远。双虹桥,原为怒江渡。辟于汉代,是其名南方古丝绸之路过怒江的主要通道之一,清乾隆五十四年(年)永昌(今保山)知府陈孝升主持修建。

当时修建铁链吊桥时,凭借江中巨石支撑,砌为两孔,全长米。两岸桥头匀有桥门房,供雨季过桥行人避雨或躲荫。桥面全部用厚木板铺成。两孔之间的巨石上修有小亭一个,可小憩可观怒江峡谷风光。

双虹桥每根铁链采用数百个铁环相扣,两头固定在用炮杆深凿的巨石中,十分牢固。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略显破旧,但仍是两岸附近村民日常通行之道。站立桥上,看怒江水流,依稀听到峡谷中马帮铃声随着江风悠扬而来。

物产

说到潞江坝,不得不说的就是潞江坝的物产及其丰富,几乎所有的热带水果作物都能在这里生长。而我最钟爱的还是家乡的咖啡。

说到咖啡就不得不提云南,可说到云南的咖啡必然说的最多的是保山潞江坝,云南保山潞江坝以云南小粒咖啡为主打,口感近似于哥伦比亚咖啡豆。这里的咖啡农种植最多的是卡提姆,其次就是古老的阿拉比卡嫡系的铁毕卡。因这里海拔气候等自然环境非常优越,所以咖啡品质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这也因为许多是咖啡农人对于“情怀”二字的体量和实干家精神,才得以瓜熟蒂落。

随着咖啡的发展与盛行,当今时代的咖啡地位可以说与红酒有很多相同之处,不单只是葡萄酒对葡萄的原产地要求和咖啡讲求的种植环境的微型气候、土壤、海拔、年降雨量······等有相通之处,对于咖啡的品鉴工作也是十分严苛,一个好的咖啡品鉴师为保持良好的口感品鉴能力,通常情况下不食腥辣,不沾烟酒,不用香水,不用刺激性强的日化用品,甚至连品鉴咖啡时对场地环境也有甚多要求。

坐在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内咖啡庄园的咖啡树下,看着眼前连绵的咖啡种植园,云雾缭绕,雨水滴答成线,品一杯咖啡园自产的手冲清咖,别有风情雅致。咖啡无道,道至浅简,不善拘囿,自在方得。

我是潞江坝人。地道潞江坝人。生于斯长于斯。潞江坝的风吹散我明媚的忧伤,潞江坝的山水养育我的方言,说话铿锵,四声极重。潞江坝还给了我一副古道热肠,无论飞多高走多远,都有一颗朴素热烈的心,清远深美,不轻易为之动摇。

哦,亲爱的潞江坝。

原谅我用了“亲爱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温度有点儿高,可是,用在家乡潞江坝身上,恰恰好。某种程度上,潞江坝是父亲,又是母亲,是山河光阴又是赤子情怀。每在异乡想起故乡,心脏跳动是快的,呼吸是热的——我掌心里的每条脉络都通向故乡,每条小径都散发出故乡带给我的气韵生动。故乡是心窗里最滚烫的那滴泪,落下来时,砸在游子的脚上,疼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