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城出手取代中介楼市出现鲶鱼效应 [复制链接]

1#

用官方平台跳过中介买卖二手房的城市,越来越多。

9月7日,深圳住建局发布通告显示,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式承接房屋交易管理职能,并于9月13日正式施行,该中心将首批推出房屋交易资格审查、房屋买卖合同网签备案以及出具购房资格证明等业务“全程网办”。

在深圳之前,是杭州和嘉兴。

8月26日,嘉兴市房管中心召开二手房交易服务平台“真房源”发布使用试点培训会,一房一码的“真房源”即将上线。

8月18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宣布正式在“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个人售房者可以选择不经过房产中介,在平台上自主挂牌房源,而购房者也能在该平台挑选房源,同房东取得联系,进而达成交易。

以前,各地也都有类似的二手房交易系统上线,但每次都翻不起太大波浪。

原因有很多:地方不重视平台维护、房源有真有假、平台功能缺失、无法一站式办理、买卖双方无法建立信任。。。

但,这次不一样。

深圳、嘉兴、杭州这次的指向,只有一个:可验证、唯一性的真房源。

以前跟大家说过很多次,真房源,信息差,才是中介最大的优势所在。

这其实不是能省几万块中介费的问题,而是对中介行业功能性的致命打击。

假如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确保了房源真实性、买卖流程撮合、买卖双方谈判等全链条流程顺利进行,那还要中介干嘛?

深圳、杭州、嘉兴多接连试水二手房交易系统,这意味着:

“取代中介”,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

一直以来,中介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负面印象,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哪怕比起人人看不惯的开发商,名声都要差不少。

原因很简单:套路多,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远远无法跟高佣金相匹配。

虚构房源、上架已出售房源、用假的低价格吸引顾客、图片精美但并非房源实景。

订立霸王合同,隐瞒自身义务,巧立名目,违规收费,看房费、过户费、贷款跑腿费、好处费“吃拿卡要”。

现在,终于有了能跳过中介,消除信息差,一站式二手房交易网签且有官方信用“背书”的平台,确实值得期待。

接下来,就看跟进的城市有多少了。

尽管购房者都希望跳过中介买房,可不得不承认,买卖二手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像新房那样是一锤子买卖。

因此,短时间内,中介很难被取代,我们也不必抱太高的预期。

但凡买过二手房的都知道:中介约谈,与房东谈判,做产调,跑贷款,银行评估,税费计算,资金监管,大数据小区地图,房东调价历史,户型、采光、通风对比,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地方主导的平台投入与维护,肯定没办法与数百万从业者支撑的中介巨头相提并论。

不信,你可以看看这几个平台未来3年的房屋挂牌量。

很简单:一切以成交数据说话。

没有大规模成交前,没有大量的买家、卖家试水前,就不能称之为“成熟”。

从这个角度来看,官方平台的作用有两个。

第一,充当“鲶鱼”,倒逼中介提升服务,降低佣金。

何为“鲶鱼”?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在一个没有竞争,被巨头垄断的市场中,中介享受到了城镇化、流动人口进城置业的巨大红利,但它们却没有发挥出“反哺”房地产市场的正向作用。

央媒《经济日报》此前发文指出:我国房地产经纪人总数高达万,近年来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有一定提升,受教育程度整体仍偏低。

尤其是中介机构利用银行贷款手握一个小区内的多套“学区房”,企图造成房源稀缺,操纵市场价格,打击中介违规行为,消除购房者焦虑情绪,有助于恢复市场秩序,已成为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个城市自建平台,可以反过来使中介产生“危机感”,完善自身服务,打破房地产市场垄断。

以后买房,你可以选择中介一条龙服务。

也可以完全抛开中介,在官方平台自找交易对手,自行完成过户登记。

也可以通过官方平台找到交易对手,然后付费请第三方完成贷款、登记过户等。

每多一个选择,对购房者来说,就多一分满意。

第二,加强监管,为下一步整顿做准备,二手房再添变数。

各城市自建二手房平台的背后,还有一个深意:加强监管。

举个例子:二手房参考价。

今年2月,深圳市率先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新政,提出将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形成全市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

这个二手房参考价,对比挂牌价普遍打了七折,银行按照参考价房贷,买家要多出不少巨额现金首付,这无形当中降低了购房者的杠杆。

随后,包括无锡、绍兴、西安、成都、宁波、深圳、东莞、上海、三亚、金华、广州等11个城市也已相继出台二手房成交指导价管控机制。

银行按参考价放贷,相当于直接打掉了二手房的金融属性,银行在二手房放贷时以指导价为准,贷款总额必然降低。

这样一来,按指导价成交的房子,要比真实成交价低出不少。

想达到真实成交价,买卖双方用阴阳合同也好,用装修款抵扣也罢,总之买家一定要多付出巨额现金首付,这必然会打压不少的投机购房需求。

一边是打掉二手房的金融杠杆,另一边再通过自建平台的方式,引导买卖双方理性交易。

这盘棋,思虑不可谓不长远,谋划不可谓不周密。

形势已经很明确了:未来的楼市,将处于严密的“监控”当中。

中介乱象、囤房者、投机客,他们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直至消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