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任人唯贤真的对任人唯亲真的错 [复制链接]

1#

主管都会经常进行岗位设计和人员设置。安排什么人合适,绝对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传统眼光中一个优秀的新上任主管,上来就把下属审视了一遍,然后直接把以前的能力弱的,还有和老主管好的都换掉,上来一批做事能力强的。这应该是大家都拍手称快的“任人唯贤”而对那些,安排使用和自己关系好的下属的主管嗤之以鼻,鄙视的说一声怎么能干任人唯亲的事情。

其实以我的理解,绝非如此。“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都是非常重要的用人策略,没有好坏,只有场景使用上是否合适。而且有时有极大的互补性!

“任人唯贤”拥有更高的创造力和执行力,但手下都是能人,其实很挑战你的管理,能力眼睛可是雪亮的,你够公平吗?你能做出表率吗?

能人的想法和建树也会更广更多哦,那你能驾驭吗?或许你需要更聪明的人,制定更策略的规则才能真正持续的牵引这些能人,这些需要更高的管理投入。能人机会多选择多,沟通信任成本也会同时增加的比较巨大。

“任人唯亲”不是一无是处,最大的好处是超低的信任和沟通成本,很多家族企业运转几代,为什么?根本不会有背叛,血缘关系让他们拥有相同的利益点,各个口子主管的忠诚度无需任何牵绊。

一个足够大的公司在中高层管理中,有时相互的信任支持比各自拥有足够的能力更重要,因为能力是可以找,但信任需要漫长培养。

再举个例子,由于原来团队的混乱,派来一位空降主管,他怎么办?一定要先“任人唯亲”的安排一两个“自己人”,有真正和你一心的人,并能真正按你的战略办事的才行。管理里最怕的是大家都不听都不做,你没办法,因为法不责众。但如果有那个“自己人”肯做,那就等于有了抓手,可以两头抓了。

一头如果做得不好的人太多,那就树标杆立学习榜样,用好的牵引,狠狠奖励好的。另一头如果做得不好的人少,那就直接对差的进行处理和末尾即狠狠的处理差的。这样团队怎能不激活,能敢不听你的。

这抓手,真正起到“鲶鱼效应”但前提是这条鲶鱼你信得过,听指挥的。当然在团队被激活和稳定后,“任人唯亲”的管理思路就要改变了,需要更多能力干将上场,“任人唯贤”的大力发展起来。

通过这个一个场景的例子,其实我们可以举一反三,“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这两道调料也可以配比使用,目的就是菜好吃。

所以说,主管要具备权力交替变革能力,拥有领导力和影响力提升的策略,这时的“任人唯亲”又何妨?有效的策略就是好策略。

有兴趣深层探讨的朋友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