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一则“足浴房开在了学校对面而受抵制”的新闻在网上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故事缘由,是孟母担心孩子读书受影响,搬了三次家甚至是日日夜夜的陪读,最终孟子也是成为了大思想家。
说起这个故事,是在表达所谓的环境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环境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小环境其实也能看成所谓的圈子。
圈子能影响人,甚至能同化一个人。
古话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社会心理学里也有这样的论述:“群体的紊乱,继而影响人的判断,有时候不是人判断对错,而是环境影响人的判断对错。”
是啊,想要生活的幸福,就要远离一些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圈子。
诸如整天垂头丧气,不思进取的圈子,又比如攀比跟风,只想一步登天的圈子,又比如虚伪和权力并存的圈子。
相反好的圈子则会让人虚心向上,例如好的学习风气,好的学习感染力,都会让人潜移默化而变得更优秀。
学会关闭负能量的垃圾圈子,往往是开启向上攀爬的阶梯。
02
远离那些无所事事的负能量圈子
前段时日,全国研究生考试正式落下了帷幕。
打开社交软件,果不其然,有的人明明自己没考好就在朋友圈里大放厥词。
说今年的题目不规范,又或是考试要求不明朗。
明眼人都能明白,其实,并不是卷子质量不好,也不是考试要求不明确。
更多的,只是卷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罢了。
吐槽归吐槽,如果上纲上线,那么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却消极的抛到别人身上。
那就是一种无所事事而又不肯承认失败的态度罢了。
我们管这样的圈子叫作负能量圈子。
相似的还有网上的“动不动的emo住了”,这类的话语也在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罢了。
想要生活幸福,就要学会屏蔽这一类心意,学会有自己的分辨能力。
生活并不是不允许你垂头丧气,而是不允许你一直垂头丧气。
远离这样的圈子,生活往往会更幸福,人要接触好的圈子,好的圈子往往能让人总有更多。
就像前段时间,网上某学校一间寝室六人一战成硕。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六人也表明都是彼此的环境激励了自己,觉得不努力就会落下。
久而久之,就互相鼓励互相成就,仅此而已。
其实,好的环境就是这样,现在的努力都是以后的幸福,学会远离丧气的圈子,回归到本来属于自己的轨道,其实就够了。
04
远离盲目跟风,不思进取的圈子
《乌合之众》一书中写道:“群体让人变得麻木,变得不思上进,所以很多时候想让一个人失去斗志的方法就是把他丢进一个求生欲和求胜欲都弱的环境里。”
事实就是如此,一个好的习惯需要七十一天来维持,而差的习惯只要两三天就能沾染。
所以说,当一个人进入一个坏圈子的时候,那么很容易就被同化。
电影《少年班》里就有这样的一个描述,就是大名鼎鼎的“鲶鱼效应”。
就是说把一条鲶鱼丢进不愿意游动的沙丁鱼群之中,沙丁鱼从而变得好动,甚至求生欲望变得更强。
相反,也是如此。
当一个人不是鲶鱼的时候,而是一条普通的沙丁鱼的时候,你的现状就会变得更差,甚至丢掉了努力向上的机会。
所以拒绝同化,甚至是拒绝一个不思进取的圈子,生活往往会更舒服自在,也更加幸福。
05
远离虚伪的人群,安静地做自己
身边总是有一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旦问题在他身上,就各种哀声哉道。
其实,这样的表现就是虚伪。
前段时间《亲爱的》的原型孙海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在问及准备怎么处理和卖方关系的时候。
他说道,自己找孩子已经找了快十五年了,我不认为买别人孩子的人为养父母,所以,也并不打算和他们有来往。
视频一出,有的人在评论里说没必要,毕竟别人帮你养了十多年的孩子。
此话一出立即成了众矢之的。
原因就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真正的虚伪。
表面看他很有大爱,甚至充当和事佬一般,实则是因为根本没有触碰到自己的利益所以才能夸夸其谈。
想让自己过得更幸福,就要远离这些圈子,在更好的地方栖居比过所有的负能量圈子。
学会远离这些圈子,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