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多少才有安全感?”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第一个答案是什么???又或者是1w5以上?
不知道何时,金钱与安全感画上了“=”。
这个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各类耸人听闻、贩卖焦虑的新闻比比皆是,“30岁还是基层,你就没救了”“15岁当保安、25岁做CEO,人生开挂的他做对了哪些事”……
如果说,小时候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两个“别人家的孩子”,那么长大后我们面对的就是所有“别人家的孩子”,便利的信息时代将所有成功人士的案例堆砌在我们面前。
于是工资、房子、车子开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为了在同龄人中不掉队,为了在职场中有更好的表现,许多人不知不觉间给自己施压,焦虑也像病毒一样四处扩散。
01、焦虑,带来的两极影响
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焦虑的意义》(TheMeaningofAnxiety)里面就有阐述到:焦虑是人类最正常的一种生理反应,当你遭遇危机的时候,正常的反应就应该是焦虑。
正如「鲶鱼效应」: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但绝大部分沙丁鱼会在运输中途因窒息而死亡。渔民把一条鲶鱼倒入沙丁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焦虑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
我们以此来说明焦虑的积极影响:一开始,焦虑的目的在于保护穴居人免受野兽和野蛮邻居的伤害。
而现在,焦虑面临的情景发生了变化,我们中的许多人在长期处于压力和恐惧之下,早已经将这种情绪演变成了焦虑症!
02、焦虑症是一种病态
焦虑症是一种病态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与认识、应激事件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有关,可以引发胸闷、出汗、运动性不安等多种症状。
通常来说,焦虑症可分为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障碍这两种常见类型。
■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是经常性,没有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心悸、出汗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度焦虑。
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定的情境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这种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但又无法摆脱。
典型的表现常常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如担心自己或家人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
这个月的工资还完房贷所剩不多,要是出现意外房贷还不上怎么办?继而想到房子被银行收走,继而想到自己流落街头,继而想到……
孩子没能进一个好小学,他以后怎么办?继而想到他以后都考不上好的大学,继而想到找不到工作,继而想到……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呼吸困难、全身发抖等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其起病快,终止也快,其表现将持续数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急性症状,因此也常常被误诊。
这类焦虑症一般有特定的触发情境,比如偶像剧里常出现的幽闭恐惧症等。
03、如何克服焦虑?
1、如何应对焦虑情绪?
接纳:焦虑,其实源自我们的欲望或需要,目标与现实的距离产生了焦虑。我们需要接纳这样的观点:人生处处是焦虑;适当的焦虑是前行的动力,有助于实现目标。
冥想:停止思考,停止一切活动,要把大脑放空。把担心的事情暂时搁置一旁,摒弃杂念,静下心来感受当下的“一呼一吸”。
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唱歌、看电影、慢跑、做家务等。
2、如何治疗焦虑症?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服药1-2年左右,停药或加量需要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有问题及时沟通。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
最后
虽然焦虑是一种较消极的情绪体验,但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而言,焦虑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本能,它可以提醒我们做好准备,从而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危机。
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和允许焦虑的存在,这样它就能成为我们前进的能量。
然而,如果焦虑长时间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也要记得及时寻求帮助。
记得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