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浓缩了一个人的三观。格局越大,成就越高。格局大了,日子也能越过越顺。
一个人的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格局越来越大的人往往更注重自己的细节和行动。一个人格局变大了,往往会有以下3种表现。
1、有忧患意识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格局大的人,懂得未雨绸缪。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沙丁鱼喜欢聚集,又不好动。因此,捕捉和运送鲜活的沙丁鱼,成了一大难题。渔民们想破脑袋,也没找到好方案。一位船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在捕鱼时,会往沙丁鱼群中混入几条鲶鱼。
鲶鱼生性好动,沙丁鱼发现鲶鱼后,会不停地游动,四处躲避,以求保命。这样一来,水里的空气的流通了,沙丁鱼也不容易死了。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中,船长是最终受益者,渔夫是具体的执行者。鲶鱼是优秀员工,充满干劲,是一个激励因素。沙丁鱼是那些懒散,想混吃等死的员工,他们相对缺乏忧患意识。所以,故事中的船长才是那个最有格局的人。
然而生活中,有大格局的人就像那位船长一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正因如此,他才能给自己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他并不是那个付出廉价劳动力的人,而是掌握了事物中底层逻辑,应用这种思维方式,给自己创造价值,赚到盆满钵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天下没有坐享其成的事,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努力为之拼搏。有了压力,才有动力,也许逼自己一把,反而能达成心中的目标。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别人不能替代的人。
2、有耐性
王小波说:“愤怒都是为了掩饰本质的无能。”一个有格局的人,有稳定的情绪,总能宠辱不惊。俗话说,好事多磨。格局大的人,不怕慢,也不怕等,更不会急于求成。
吴承恩的祖辈都是为官的,到了父辈家道中落,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他自幼聪明,博览群书,能诗善文。
他在科举考试的路上却屡战屡败。人到中年才考上个“岁贡生”,日子不好过,只能长期靠写文章补贴家用。
晚年的他实在有点活不下去了,就去做了个芝麻小官。由于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没多久就辞官了。
虽然生活不易,他一直没有停笔。由于前期写文章,他积累了大量素材。所以,30岁后他决定给自己出书。于是,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等到晚年辞官回家后,他又继续写《西游记》。最终,完成了世界闻名的《西游记》。
好饭不怕晚!做好当下该做的事,上天总不会处处为难你。只要够努力,你总能成为人群中最独特的那一个。
3、有远见
25岁的胡雪岩,是一个钱庄的伙计。一天,他在茶馆喝茶,遇到一个衣衫破旧的书生。于是他主动过去,与这个人攀谈了起来。原来这个人,叫王有龄,他正准备进京考取功名。不幸的是途中花光了所有钱,父亲也去世了,现在举目无亲,非常焦灼。
他很想帮忙,但是自己口袋里又没钱。这时,胡雪岩想起了自己收回来的一笔账,有两银子,目前老板也不知道有这笔账。他想,不如把这笔钱拿给王有龄救急,之后他再想办法补上。
拿到钱的王有龄哭着说:我俩萍水相逢,你为什么会帮我?胡雪岩笑着说:朋友嘛,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助,如今你有难处,我看了心里也着急,不伸手拉你一把,我恐怕连觉都睡不着。
王有龄发达后,为了报恩给了胡雪岩一大笔钱,让胡雪岩自己开钱庄。后来,在王有龄的暗中帮助下,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很多分行和商铺。据说富可敌国,所以后人常说为商必读《胡雪岩》。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有格局的人,有远见卓识,眼光独到,也能看到世间万物最真实的一面。他们能渡己,也能渡人。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想做成有一些事,从现在起就试着提升自己的格局吧!修一个大格局,做一个于人于己都大气的人,未来的日子总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