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脏的,在污泥里生存,吃腐败食物,一身黏糊糊的恶心液体。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4~7月)为最佳食用季节。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鲶鱼的特征有:前4~8个椎骨结合成一体,其骨骼或小骨链还常将鳔和内耳连接起来;无顶骨,即头骨顶的成对骨头;头部的血管呈特殊的排列方式;无特有的鳞片,有些有强壮的背鳍刺和胸鳍刺。
营养价值
鲶鱼营养丰富,据测定,鲶鱼食用部分的每克中,含有蛋白质14.4克,脂肪2.1克,水分64.1克,另外还含有糖类,钙、磷、铁等营养成分。鲶鱼的蛋白质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氯基酸,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鲶鱼的脂肪含量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滋补食品。鱼肉嫩、易消化,骨刺少,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者和幼儿食用。
平锅鲶鱼做法:鲶鱼一尾约重克,鹌鹑蛋20个,冬笋25克,青椒25克,葱头25克。
调料::花生油0克(约耗50克),香油25克,精盐4克,味精2克,蕃茄酱80克,湿淀粉克,鲜汤克,绍酒40克,生姜20克,葱段少许。
制法:
1、将鲶鱼用60摄氏度的水烫杀,刮净黑膜去皮,将鲶鱼破肚皮去内脏、头尾。片下鲶鱼肉,切成1.5厘米的片。鹌鹑蛋煮熟去壳。水发冬笋,青椒,葱头分别切成片,姜切末。
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熟,随即推入鲶鱼片稍爆后,起锅沥净油。原锅留底油,放火上烧热,放入葱头、青椒、冬笋略煸炒,待透出香味时,加入鲜汤、蕃茄酱、料酒、精盐、味精、用湿淀粉勾成厚芡,立即投入爆熟的鲶鱼片,在锅内颠翻几下,淋香油,撒上葱段盛盘。
3、原锅置中火上,放鲜汤,精盐,味精,鹌鹑蛋,烧入味,用湿淀粉勾玻璃芡汁,淋香油,盛入鱼片周围即成。
特点:色泽红亮,鲜咸适中,略带酸甜。
提醒你的是,锅一定要那种不粘锅,否则做起来清锅很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