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种经我国入侵印度,欲返销中国,网友:恒河鲶鱼他们吃吗?
印度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有多神奇呢?
我们经常看到印度的一些电影,就感觉他们非常的神奇,像开挂一样,甚至连一些mv,也带有开挂的色彩,夸张,很离奇,最为神奇的是印度的火车,如果说以前咱们国家的农村地区客车超载,觉得很严重,但它比起印度的火车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如果您觉得这些都不够神奇,那我们再来看一件神奇的事情。
这是一件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我国有一种物种叫菱角,菱角也并非我们国家所特有,他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时候,从西亚地区引入的,它的原产地是欧洲和西亚地区,但我国种植历史非常悠久。
明朝《本草纲目》时珍曰∶其叶支散,故字从支。其角棱峭,故谓之菱,而俗呼为菱角也。昔人多不分别,惟伍安贫《武陵记》以三角、四角者为芰,两角者为菱。《左传》屈到嗜芰,即此物也。《尔雅》谓之厥(音眉)。又许慎《说文》云∶菱,楚谓之芰,秦谓之。杨氏《丹铅录》以芰为鸡头,引《离骚》缉芰荷以为衣,言菱叶不可缉衣,皆误矣。
历史上也有大量记载,证明其历史相当悠久,而且食用方便,味道鲜美,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也是农民喜欢种植,国人爱吃的蔬菜之一。
阴差阳错,印度从我国引种,菱角到了印度以后,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水域,或许当地的水域营养丰富,结果泛滥成灾。
当然,印度人也是吃菱角的,对于一个几亿贫困人口的国度来说,能吃,就很不错了,何况菱角味道鲜美。但并不能天天吃,顿顿吃菱角吧?
因此,菱角在印度是过剩的,用泛滥成灾,入侵植物来说明,一点儿也不夸大。印度也知道,菱角在我们国家是很受欢迎的,是经济作物。加上印度本身很穷,就像返销给我们,欲出口中国。
网友一听,害怕了:恒河的鲶鱼他们吃吗?
纷纷表示:不吃,给我钱也不吃印度菱角。“印度菱角我不知道,但印度鲶鱼我知道”,“印度水产我不清楚,但印度恒河我知道”,“他们先吃印度恒河的鲶鱼再说”,“恒河的鲶鱼他们吃吗?”
也有网友表示:即使印度人吃恒河鲶鱼,我也不想吃印度菱角,想想他们的“母亲河”恒河,别说印度菱角,就是其他印度水产我肯定也不会去买。
其实,网友的诸多担心,也不无道理,印度是一个“开挂”的国度,想想超载的火车,就很好笑;没有想到印度菱角也“开挂”,泛滥成灾,堵塞渠道,河道,覆盖水域。他们说菱角是我们国家引种的,也不知道真假,但我们不要。
确实印度的菱角也不能要,菱角属于水产,在我们国家,只有干净的水域才能种植,而印度的水域,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脏”。因此,印度菱角不要说网友们不要,就连海关估计他们都过不了,不干净的水域出产的菱角,检测肯定不合格。
印度有水葬的习俗,所以网友会反问他们:恒河的鲶鱼他们吃吗?同理有水葬习俗的地方生产的菱角大家也担心,何况他们洗衣服在河里,洗澡在河里,生活用水都在河里弄又返回河里。
提醒印度人民,要想出口我国,让我国网友放心,还是先治理污染、改变生活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