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30天内房价从2万跌至15万,真有人抛
TUhjnbcbe - 2025/5/18 17:16:00

当下的房地产到底是什么局势呢?很多人看不清、摸不透,房地产业内看涨看跌也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买房大事上,刚需们不知所措,到底该不该买、应该什么时候买,未来房价是下跌还是上涨?这都是一系列问号。

前几日,笔者的一位粉丝诉苦:他购买了一套房子,在30天里,同一个小区另外一套房子挂牌价从2万跌至1.5万了,真的有人抛售房产?还是楼市确实在走下坡路,房价要跌了?乍一看起来,这种信息就很异常,真的有房子的房价能在30天的时间里从接近2万元的高度,滑落到1.5万元左右的水平吗?大概率是不可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

这位购房者买房经历也是几经波折,从年就开始准备买房了,工作在一般二线城市,房价尚且不算高,在当时凭借着一己之力,可以支付一套小房子首付的。不过,年的房地产市场看跌气氛很浓厚,各种房地产专家纷纷预测“我国房价拐点已经来临。”就连龙头企业万科也宣布“楼市拐点论”,所以刚需购房者自然犹豫不决,所以当时这位粉丝也没买房。

随之而来的楼市景象可想而知,从年开始,房价轮番上涨,到了年底,自己原本几十万元积蓄已经不足以支撑上涨后的房价水平了,所以买房念头只能暂时打消。房地产经过年至年的3年全方位、多举措调控之后,现如今已经平淡坦然。按理来说,房价平稳恰恰是刚需买房的最佳时机,不过市场上的购房人群并不这么想。

当习惯了过去20年的房价上涨带来的浓厚收益之后,面对房价平稳,买房大事更显得犹豫不决。所以当下刚需购房者们观望成为了最大的特点,炒房者不买房、退出楼市了,刚需们也跟着“退出”了,这位朋友也在其中。

市场上真的有很多刚需吗?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年到年8月份,我国的购房贷款余额从9万亿大涨到了大约25.8万亿,平均每年增长23.4%。首套房贷款增速为15.8%,首套房之外的多套房贷款增速32%。报告还分析指出,年前三季度,买房投资的比例占据占58.2%,改善需求占26.7%,而首次购房的刚需仅占15.1%。

这几组数据显得就非常有意思了,纯粹的刚需购房者仅仅占到了所有买房人群当中的15.1%比例,所以说,市场上广大自称为“刚需”的购房人群,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炒房者。炒房者退出了吗?是炒房团退出楼市了,但是炒房者并没有离开,而且陪伴在你我的身边。笔者这位分粉丝就是一位“伪刚需”,因为太过于看中投资升值属性了,所以才错过了多次买房机会。

年中旬,他终于下定决心入手一套单价2.1万元的房子,能借钱的全部借完了才好不容易凑齐首付款,所以房子来得太不容易,同时也包含着“五味杂陈”的买房经历。30天之后,这位购房者又表现出了极度不淡定的状态,才来向作者反应这个信息。通过这1个例子初见端倪:房产正在被“抛弃”?专家:真相可能不止这个:

1、有人抛售房产吗?答案是否定的。前边说到,刚需的比例非常少,既然85%的购房人是买房投资的,那么必然资金不会少,能买5套房子的人,会因为房价平稳期过长而抛售房产吗?基本上不会。在国家一再定调之下,房住不炒成为了当下楼市和未来楼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房住不炒的前提条件下,既要防止房市过热、同时也要防止房市过冷,冷热不均都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由此我们才见到了“调控抑制房价”,同时也见到了“禁跌令”频频袭来。

只要这种调控举措持续存在,那么市场上的房价就不可能出现多达的波动和变化,因为各大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把着关、看着房价呢。每平米跌元,平米就下跌50万元,幅度太大,出售时估计连备案审查都无法通过。

2、为啥看到房价降低这么多?其实是信息不对称作怪。既然不可能有业主愿意降价这么多出售房子,那么为啥这位购房者看到了网上同样小区的房子房价跌了呢?其实是买卖双方对房产信息的理解不同而已。网上房价信息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中介,它们挂牌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看房者,价格可以随便写,只要能吸引人,所以“大幅降低房价”的挂牌方式成为了屡试不爽的吸引顾客手段,正是要引起看房者的“心里波动”。

很多购房者买房心理已久,当看到房价略有跌幅的时候,满怀期待冲向房地产中介,却偏偏被告知:“这套房子已经出售,我们还有价格稍微高一点的房子出售,带你看看。”房价平稳期,购房者纷纷站到了观望者行列,所以售房者如果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往往难以吸引看房者到来,这就是所谓的市场“鲶鱼效应”。如果这位购房者稍微懂一些售房知识,或许就不会有此疑虑,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人们也不会这么廉价出售房产的,谁会跟自己的财产过不去?

学习房价知识,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30天内房价从2万跌至15万,真有人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