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养殖当中,更多的是考虑到池塘的水质,以及饵料的投喂等几个综合的方面。不同的鱼类在养殖当中的技术要点也是不同的。其中,鲶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它又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品种。由于鲶鱼的适应能力很强,所以在各个地区都有养殖。通常,养殖户们只要注重一定的管理方法,就能够获得成功。不过,鲶鱼的养殖虽然简单,但是也有很多问题是新手必须要注意的,否则很容易导致最终的养殖失败发生。那么要养鲶鱼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当其冲的是,要注意先进行池塘的建设,往往选择的时候,可以选看看周围环境当中是不是存在干净的水源,水质有没有污染的情况发生,尽量要在一些没有污染的地方建立养殖池。同时,在修建养殖池的时候,还要注意根据地势来进行建设,主要是看个人的养殖规模,如果养殖规模比较大的话,养殖池的面积必须要足够大。也要注意鱼塘当中的深度,最好能够保持在1.3米左右,并且还要提前预留排水口和进水口。
在鱼塘修建好之后,要注意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消毒,消毒的过程中,常常采用的方法是生石灰,这种方式更加彻底,而且对于鱼类不会有任何危害。当消毒结束之后,就可以注入新水,之后在将鱼苗放进去养殖即可。现在关于鲶鱼的种类是很多的,而且鱼苗也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养殖当中的顺利,一定要到正规的地方购买鱼苗。
挑选鱼苗的时候要注意遵循几个原则,其中一个是要注意观察幼苗的外观,选择没有外伤,且比较活跃的鱼苗,同时还要注意挑选那些健壮的,没有任何病害的鱼苗,规格上相对比较匀称的,这样生长的速度也会更快。放入鱼苗之前,可以先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消毒,一般采用普通的淡盐水,将它们放入到盐水当中,几秒钟之后捞出即可。
养殖之前,可以先使用几条鲶鱼苗尝试一下,最好能够观察一周左右,如果其他的鲶鱼苗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就可以将其他的鲶鱼苗全部放入到水中养殖。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的控制好密度,绝对不能够密度太高,否则会影响到鲶鱼苗的生长。
水质对于鲶鱼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每隔几天都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同时还要确保池塘当中没有任何的污染,正常情况下,每半个月左右可以对池塘进行水源更换一次。这是为了保证池塘当中的肥沃度,让鲶鱼的生长更好。对于池塘的养殖情况,一定要每天进行巡视,观察鲶鱼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了鲶鱼存在着异常的问题,比如说不断的跳出水面,这个时候要注意测试水中的溶氧量。因为一旦氧气缺少,鲶鱼会不断的跳出水面,此时要尽快增加溶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