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正宗的朝鲜冷面里面,必不可少的原料就是榆树皮粉,而吃榆树钱也曾经是人们的美好回忆,但秦汉时期边关种榆树,肯定不只是为了吃那么简单。
榆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的落叶乔木,最高能长到25米,胸径1米。秦汉时期,之所以在边关种榆树,是因为榆树可以在有效拦截匈奴骑兵的同时,起到绿化等重要作用。
那说到这里,大家有可能会问,其它树木就不能拦截匈奴、绿化环境了吗?下面,我们就说一下,榆树与其它树木相比的独特优势:
第一,榆树成活率很高榆树适应能力强,耐旱耐寒耐贫瘠,不挑土壤,根系发达,扎根快并且深,它不但生长速度快,寿命也非常长。
并且枝杈纵横交错,种上的小树,几年就之后就能生长成一道天然屏障——榆树墙,能阻碍匈奴骑兵的入侵。
在古代北部边关地区寒冷且干旱少雨,风力还大,因此很多树木并不适合在那里生存,榆树的耐寒、耐旱、成活率高等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第二,榆树浑身都是宝很多人都吃过榆树的种子——榆树钱,而不只榆树钱能吃,榆树身上的其它地方也都能吃,比如榆树叶就是不错的畜牧饲料,战争之时,榆树叶可以喂马。
榆树皮也很有营养,不但能填饱肚子还容易消化。在古代饥荒年代,它是可以充当“救命粮”的角色,救活过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战争年代,有时候军粮供应不上了,榆树皮也可以充当军粮救活官兵。
现代科技发达了,榆树皮已经能磨成粉了,当今社会人们细粮吃腻了,很多人都喜欢吃粗粮,榆树皮就是一个很好的粗粮搭配。
因为榆树皮不但没有酸辣苦涩等异味,而且还质感顺滑很有营养,它的滑溜就像鲶鱼的粘液一样,这一特性在食物组合中作用非常大。
粗粮,也就是五谷杂粮,一般磨成粉才能做成食物,而多种谷物粉掺杂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干糙不粘合、不容易成团成型的现象。
比如,高粱面、玉米面、豆面和在一起时,就比较散不容易擀成片,也无法包成饺子包子,有了榆树皮粉就可以把各种面粉紧密团结在一起,做成各种粗粮美食,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冷面。
第三,榆树的寿命长榆树能成活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大片的榆树林遮阳蔽日,战争时期千军万马隐藏其中,很难被发现的,是非常好的一道天然屏障。
第四,榆树的药用价值很高榆树的果实(榆钱)、树皮、叶、根还可以做为药材入药。比如,榆钱有安神健脾,在治疗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最关键的是榆树内皮,可用于外伤止血,治疗骨折。在战争时期,最缺的就是药材,如果有榆树,士兵们病了、伤了可以就地取材。
第五,榆树枝干可以做防御工事榆树枝皮纤维坚韧,可以制成绳索等物品,而榆树的树干质地坚硬,因此在边关要塞,还可以用榆树的枝干做防御工事。
总结秦汉时期,北方匈奴的骑兵非常厉害,为了防止骑兵大举入侵,当时人们才在边关要塞种树,而榆树由于上面我们说的独特优势,就被选择种在边关要塞了。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