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管理学中非常有效的13大铁律值得收藏
TUhjnbcbe - 2025/6/11 19:16:00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60.html

企业或组织人员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懂管理的人,总是在别人的日程表安排里听从指挥和摆布,学习一些管理科学,甚至走上领导岗位,对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今天海浪哥给大家介绍一下管理科学中非常有效的13大铁律,相信一定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在当今中国社会也有普遍的马太效应现象,先富起来的人,资金,人脉,知识等很多方面拥有很大优势,他们确实为社会发展的效率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竞争劣势方就很不公平,所以政府要防止马太效应,追求社会效率和公平。在企业或者组织管理上鼓励弱者积极进取,抵制强者消极态度,防止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2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这么描述的:鲶鱼搅乱了小鱼的生存环境,但是同时激发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鲶鱼型人才成为企业或组织正向提升的动力。

3彼得定律

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又称“向上爬”理论,彼得原理结论:大部分领导职位的选拔,是由能胜任低级别职位,而不能胜任本级别的人担任。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如果领导职位被不能胜任的人占据,就会导致组织或企业效率低下,发展停滞,所以企业或组织要想避免彼得定律,就要在晋升选拨或者干部领导能力培养上下很大功夫。

4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是说: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把它做好。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给人们一个重要反思和启示:值得做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选择你爱的,爱你所选择的。一道菜烧得好坏,原料不重要,调料不重要,火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烧菜人的那颗心。

不值得定律给管理者的启示是:要善于培养和满足员工的成就感,这样他就会觉得所从事的工作是值得做的,这样他就会拿出全部的热情去把工作做好。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5酒与污水定律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6木桶定律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比如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学中非常有效的13大铁律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