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南玉凤,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授课专家,陕西省教育学会先进个人。
线上教学开展一月有余,有“掉线了我没听清楚”的无奈,有“老师辛苦了”的温暖,有“老师我帮你”的感动,有“我还可以这样做”带来的惊喜,让我们感慨万千。
我惊喜于孩子们的成长。教学识字单元,本来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究汉字的秘密,教学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贝”的故事》一课时,我让学生仿照短文中“贝”的故事的介绍,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在班级读书群里分享,讲给同学听。
晚上查阅作业时,我听取了几个同学通过“喜马拉雅”“荔枝AAP”等用语音讲的汉字的故事,有讲自己姓名中的汉字的:可爱的小凡舒不仅讲清了“凡”字的演变故事,还延伸到自己名字的用意:做个平凡的人,过着舒适的生活;凡舒和翻书谐音,做一个读书之人,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她家长的殷殷期望。点听着“张”“王”等姓氏的来历,我仿佛走进姓氏歌,感受着“百家姓”带来的乐趣。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听着他们或稚嫩,或悦耳的讲述,享受着童真童趣。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的视频,点开后是赵同学的“现场直播”,他把黑色的积木垫当作小黑板,贴在墙上,“小黑板”上画的是“山”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楷书一字排开,他指着不同形体的“山”,侃侃而讲,俨然就是个小主播!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他从山岭延展到秦岭,指出秦岭绵延千里,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让我也长了见识!我不禁为这个孩子大声叫好!随即为他做了这样的点评:“你对山字的讲解深深吸引了我,你的从容让老师难忘”。想到三天前,他妈妈还在和我沟通,孩子太腼腆,上课时不主动发言,让她很着急,我建议家校携手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没想到三天后的他变化竟如此之大,没有了以往的羞怯,落落大方,让我意外之余,多了份欣慰。
第二天上课时,我特意表扬了赵同学能创新作业形式,用演示的方法讲解汉字的奥秘,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有味。并把他讲解汉字的小视频,推送到班级QQ群,让家长、同学去欣赏。没想到当天下午,我们的班级读书群里,就多出了樊同学、龚同学等一批效仿展示的小视频,看来“鲶鱼效应”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事后和赵同学的妈妈聊起这事,她告诉我,为了录制这次视频,孩子反反复复练习了不少于5次。是呀,我们看到的精彩背后总有辛苦的付出。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片蓝天;给孩子一片绿叶,他会还你一片森林!每个孩子都很努力,虽然线上教学隔着冰冷的荧屏,我们彼此看不到面容,但听到孩子们的交流、评价、质疑,我总能感受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感受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带来的成长的力量!
编辑:张高琦
初审:贾伟宏
终审:贺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