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回澜听涛)
在国家开放大局中,“南深圳北青岛”再一次上演深度合作、高调同框。
7月16日,以“深青相拥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深圳企业家青岛行”暨青岛市“学深圳、赶深圳”学会成立大会在青举行,来自深圳的96家企业、16家商协会、3家科研机构参加会议,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共同为青岛市“学深圳、赶深圳”学会揭牌。
随着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不断深入,青深两地各方面的互动也越来越紧密。这次“深圳企业家青岛行”让青深两地的头牌企业携起手来,为深圳企业家成为青岛“城市合伙人”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而“学深圳、赶深圳”学会的成立,则是为了让青深两地的深度互动,更持久地成为青岛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深圳经验在走入青岛的同时,青岛市委市政府将要出台的政策,也要拿到学会来征求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议上,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与青岛市家具协会、深圳市休闲船艇协会与青岛市邮轮游艇协会、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与青岛财富管理基金业协会等15对青深两地达成战略合作。
行业协会商会是连接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桥梁纽带,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主体,也是落实行业发展规划、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资源平台,青深两地之间的商协会成功“牵手”,正是青岛学习深圳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做事的生动实践。
“学深圳、赶深圳”学会副会长、腾讯工业云总经理、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会长李向前对此充满期待:“‘学深圳、赶深圳’学会的成立开了‘发令枪’,把青岛跟深圳紧紧连接在一起,未来将会变成平台化、系统化、常态化机制,让两地企业的供需可以精准匹配起来、资源共享起来,我们是怀着期盼的心情来的。”
为什么深圳市百位“头部”企业家、专家学者、商协会代表愿意来到青岛、参与到青岛的城市发展中?
在会上,青深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前海方舟董事长靳海涛被聘为学深圳、赶深圳”学会顾问:“青岛近年来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青岛的发展态势与营商环境也表现得日新月异。青岛是个好地方,是非常有大前途的地方,我们也愿意为青岛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在青岛,开放发展的潜能正在激活。在国家战略的叠加下,青岛开放型城市的新画卷正在步步展开。
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等国家赋予的顶层设计,还有工业互联网的时代机遇,这些潜能正汇聚成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让青岛站上了开放发展的开放发展的最前沿,这是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也让“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成了越来越多身处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家们的共识。
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随着青岛“学深圳赶深圳”浪潮涌起,青岛对待企业、企业家的态度正在改变,青岛对待人才的态度正在改变,青岛的营商环境变得越来越让企业家感到“舒服”,体悟实训队带回来的“深圳市政府委托企业做产业规划”、“深圳出台的政策细致入微,操作性强”等经验,已经变成了“青岛实践”:
只要民营企业家有适合青岛的创意,青岛市委书记、市长就愿意“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伟东集团的“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海尔的《四年亿,再造一个新海尔》发展规划,海信的《青岛智慧城市与高技术产业登顶计划》发展规划等等,都是由企业“点名”圈定参会政府部门,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多个部门的“一把手”把“舞台”交给企业,安心当好“场记”,真正由企业自主整合资源。
青岛各方面变化的浪花汇聚起来,就是青岛从“关键少数”到普通市民的整体变化的大潮,是青岛的城市面貌、城市品质在所有人面前的一次崭新亮相,而这,都成为来到青岛的城市“合伙人”的信心。
更何况,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调整的今天,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北方地区必定会进入一个“补课式”的较快增长阶段。随着胶东一体化的推进,以青岛为牵头城市的胶东经济圈,有着五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2.2%、占黄河流域9省的12%,对外贸易占全省的64%、占黄河流域9省的33%的家底,是除了北京之外,北方当之无愧的第二极,青岛正是“企业北方总部”最佳目的地。
这份汇聚而成的信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走进青岛、投资青岛。现场签约的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北方总部项目、乐禾食材供应链项目、智汇奇策北方产业总部项目、银心科技区域总部项目等20个计划总投资.9亿元的项目,不仅涵盖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供应链等青深两地优势互补的领域,而且不少项目是总部签约,深圳企业愿意把北方总部落在青岛,是对青岛真心实意的认可。
更何况,青岛连续派出3批名体悟实训干部前往深圳,提升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锤炼干部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素质和能力。这名青岛干部,不仅是青岛“关键少数”中的“排头兵”,更是青岛在深圳的“内线”,打响的是“体悟实训”的金字招牌,展现的是青岛再崛起的能力与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有了这批在深圳实训的青岛干部做“内线”,深圳企业家对投资青岛自然就更有信心。
首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共人,进入60余家企业、中介机构实训,拉开了青岛选派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的大幕;第二批体悟实训干部则进一步推介青岛,建立了近万人的深圳企业家数据库,将50多家高科技企业、中介机构纳入实训企业库。
在疫情防控时期踏上征程的第三批体悟实训队,通过全方位党建统领、全周期集体学习、全身心沉浸体悟、全过程解码探索、全场景深度传播、全领域精准拓展的“六全”新打法,围绕不同领域组成专题小分队,跑出了特殊场景中的“加速度”:
临时党支部利用业余时间,拜访了腾讯科技、平安集团、前海母基金、越疆科技、商汤科技、柔宇科技、光峰科技、华讯方舟、竹云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余家;实地对接了深圳市家具协会、潮汕商会、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物联网产业协会、深圳市科技创业促进会等知名商协会18家,拓展比亚迪、中建科工、金溢科技、人工智能协会等新实训单位36家;推动青深企业合作项目50余个,成功承办创投风投网络大会深圳分会和青岛工业互联网推介会,组织深圳企业对接工业互联网场景需求50余项。
“印象深圳”随手拍、随地想、随时写,10集《小路带你看深圳》创新推出视频打卡,20期“青深学堂”开放优质课程资源,30期“青声·深语”音频讲述体悟故事,“青问·深答”解析调研为青岛问题提供深圳借鉴,调研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30余篇、意见建议余条,开展“我爱青岛·我念家乡·我来献策”主题访谈活动,组织在深圳的青岛籍企业家及曾经在青岛工作、学习过的企业家和校友代表提出意见建议余条……体悟实训队搭建起来的场景平台,为青岛更多的“关键少数”提供了体悟深圳更宽广的窗口,最大程度发挥鲶鱼效应,让深圳的格局、视野、思想、理念融入到青岛开放发展的大局之中。
白天体悟实训、晚上学习研讨、周末走访调研,正是这些在鹏城低姿态、快融入、高成长的“学生”与“员工,这样往深里做、向专业走的体悟实训,让深圳的企业家、投资人刷新了对青岛营商环境的认知,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平安集团智慧城市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杜鹏就十分感慨:
“选派领导干部到企业去实训,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最关键靠什么?靠人。人靠什么?思想观念,思想观念转变,天地无限广阔。这样连续选派领导干部到企业的办法,推动青岛发展的同时,对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青岛这种创新精神也值得我们企业家学习。”
“深青相拥共创未来”,这次青深两地“深圳企业家青岛行”暨青岛市“学深圳、赶深圳”学会成立大会,掀开的不仅是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新篇章,还有青深两地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随着青岛的深圳“合伙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深圳理念、深圳经验、深圳做法在青岛开花结果,两城之间也将书写出更多的“青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