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介绍了黑天鹅、灰犀牛、蝴蝶和鲶鱼效应,感觉动物的世界里其实都能折射很多人生哲理。接下来我们继续在动物世界里找寻本真。
青蛙效应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形成了著名的“青蛙效应”。
当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但是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
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缓慢的加温过程中,青蛀感受不到温度上升,神经系统放松了警惕,在麻木中迎来了死亡。
失去了危机意识的青蛙死了,而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忧患意识,也会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行动的最佳时机,最终很可能会遭受无法估量的损失。
比尔·盖茨曾经多次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十八个月。”这正是一种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的表现。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全身而脱。要知道,最坏的情况不是身处险境,而是置身险境却没有自救能力;真正的危机也不是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而是逐渐地退化而不自知,慢慢被蚕食,慢慢被吞没,当最终醒悟的时候已经太迟。
鳄鱼效应
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做鳄鱼效应:假如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回头,用手去挣脱你的脚,那么鳄鱼就会同时咬住你的脚和手。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不要心存任何侥幸。
“鳄鱼效应”的背后,体现了一个道理:做人要学会及时止损,否则将陷入更大的麻烦。生活中,有许多“鳄鱼”,它们不止消耗你的精力,还摧毁你的理智,让一切变得失控。唯有及时清醒,及时断舍,才能走出困境。
羊群效应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群羊面前设置了一个栅栏,领头的羊纵身一跃跳过栅栏,后面的羊也跟着跳过去。接下来的一幕就有趣了,工作人员将栅栏移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时,仍像前面的羊一样跳了一下,就好像栅栏还存在一样。这就是“羊群效应”。
所以,有经验的牧民在放牧时,往往只要控制好领头的羊,这样羊群就不会走丢了。简单来讲,“羊群效应”可以理解为一种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
很多时候,跟着别人的脚印走,确实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跟着别人的选择,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高效且有效。但从另一个角度,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也会出现盲目跟风缺乏判断的投资偏差。所以,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深受从众心理的驱使,习惯服从大多数,妥协大多数。
陈玲
金融理财师(AFP)
私人财富规划师(PWP)
寿险管理师(CICE)
★亲子共育★内外兼修
我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健康有关
我的职业是金融保险与财富有关
我的事业是家庭成长与幸福有关
健康力财富力幸福力
只要努力生活随时有惊喜
------------------------------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交流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