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比亚迪,燃油车ldquo终结者
TUhjnbcbe - 2022/7/5 22:03:00
北京酒渣鼻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8818.html
撰文

卡奇编辑|周长贤

“你考虑过收手吗?”

“从来没有。”

“为什么不?”

“我从来不放弃。”

曾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马斯克被问了两个问题,他的回答斩钉截铁。不管是否熟悉马斯克,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这位底特律“公敌”创办的特斯拉,更是成为传统巨头在转型路上不得不跨越的山峰。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带来的鲶鱼效应,亦是如此。它以颠覆者的姿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普及了一系列与科技有关的名词,芯片、Autopilot全栈软件、大数据、车载OS、整车电子架构等等……

就像当初被频繁追问,“谁是中国底特律”那样,“谁是中国特斯拉”的话题,也从未间断。事实上,人们知道,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的,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更是新的规则制定权的“转移”。

一时间兵荒马乱,马斯克这股“从来不考虑收手”的革新之势,让原有的全球燃油车禁售倒计时显得更为紧迫。

沃尔沃、捷豹、大众、奥迪、福特、本田……虽然都相继宣布停产燃油车计划,但没有人敢写下具体的时间表,而是首鼠两端,希望能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都说马斯克是一个“天生追求困难技术的人”,让传统巨头伤透了脑筋,但有一个人并不感到烦恼,甚至可以说“技术革新带给他兴奋”,他就是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

众所周知,王传福是天生的“困难技术攻关者”。从年拿到造车资质开始,他就许下终极目标——大搞电动车。

外表稳重的王传福,个性却非常进取,且从不轻言放弃。在他的领导下,19年的造车生涯,比亚迪也养成同样的性格,永远澎湃的“DreamOn,andAllin”。

如今,比亚迪在市场和技术研发上蛰伏数年,更是厚积薄发,其销量让业界人士惊掉下巴。更让业界震惊的是,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4月3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自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版块,公司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相比其他车企停产燃油车、彻底转型新能源的时间表期限在-年之间,比亚迪“告别”燃油车,时间和速度,都出乎意料地“大胆”。

是意气用事的愚勇,还是谋定后动的智勇?

挥刀砍掉燃油车

将时代的刀,砍向生命线之一的传统燃油车版块,并非易事,需要魄力。对王传福来说,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在全方位考虑之后的果断之举。

首先是大势所趋。在“双碳”背景下,越来越严苛的环保标准,不断推动中国、欧洲和美国大力普及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民族汽车产业的扛旗者,比亚迪责无旁贷,一直把科技创新动力,引领汽车行业变革,当做自己的目标。

创立之初,比亚迪便定下终极目标,“打造电动车”。早在年,纯电动概念车ET亮相北京车展,这是中国汽车品牌第一款新能源概念车。在年,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就基本能与燃油车销量平分秋色。至今,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累计达成万辆。

目前在全球市场内,特斯拉做到了累计销量万以上。比亚迪,是第二家,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第一家。

然后,是涉及到对产业话语权的争夺。在燃油车时代,欧美和日韩几乎控制了有关燃油车的核心技术,但到了新能源时代,中国和美国成为全球创新制高点,新的争夺战已经展开。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留下的时间不多了”。

但是,抢占制高点,并不是一腔热血就足够,需要攀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曾有人说,“中国难以造出顶级芯片”,王传福反驳道,“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王传福独创的比亚迪模式,其路径和传统车企并不相同。用他的话来说,“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所以,必须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王传福说,早期创业是为了摆脱贫困,但等有规模之后,就不再是为了挣钱,剩下的其实就是一个骨气。

从传统燃油车开始,比亚迪将整个汽车生产的上下游重要零部件都掌握到自己手中,自己给自己做配套。电动车也不例外,从电池到造车,几乎全部生产链,比亚迪都具备自主产权。

巴菲特对王传福赞誉有嘉,甚至称其为天才:“他能掌握最尖端的技术,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的确,既能做电池,又能做电机,又能做电控的,目前全球只有比亚迪。

大势之下,还有形势所迫。

化石燃料紧缺,油价持续上涨,芯片短缺、产能紧张、交付周期过长等等,诸多难题考验着众多玩家。最近,新能源车型纷纷涨价,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大幅度涨价,而电池涨价则是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涨幅,已经大大超出产业链的消纳能力。

多种因素之下,随着国家新能源*策与配套体系逐渐完善,比亚迪将更多技术、研发、资金、人员、产能等投入到新能源车上,是其“翻山越岭”打赢科技之战的关键。某种程度而言,比亚迪能不能赢,对中国新能源产业而言,至关重要。

有大势,有形势,比亚迪做出“停产燃油车”的决定是理性的。30多年前,那个扛着行李从安徽来到长沙,在校园食堂里跳舞的男人,一直很清楚什么是自己能做到的。于比亚迪而言,新能源的交战早在设定中。

王传福预计,以年的发展速度,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会达35%。再加上,随着科技发展,时代需要更多新能源车来替代。

时不我待啊!

为什么是比亚迪?

时势之下,为什么是比亚迪呢?

这一点早有端倪。年11月,比亚迪作为唯一一家中国车企,与沃尔沃、福特、通用、奔驰和捷豹路虎5家车企签署承诺书,到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化石燃料汽车的生产。

即便早有推测,“新能源车型全面替代燃油车,指日可待”,但谁也没想到,比亚迪成为6家企业中的第一个。以速度和时间来看,都非常“大胆”。

从去年9月F3正式停产,比亚迪所处低端细分市场中的主销车型随即消失,宋经典以及宋Pro在宋PLUSDM-i、宋ProDM-i接连到来之后,需求量走低……比亚迪进行产品结构全面“替代燃油车”的念头已然清晰。

年整体数据和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更进一步加大了比亚迪改变产品结构的决心。

官方数据显示,年全年,比亚迪新车销售达73万辆,同比增长7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37万辆,同比增长.6%,销量占比超过80%,纯电动车型和DM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2万辆和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9%和.6%。

进入年,燃油车在比亚迪总销量中的份额开始急剧下降:Q1跌破50%、Q2至30%,Q3逼近10%、Q4仅剩7.4%……这意味着,燃油车即将完成使命。

再看今年1-3月的数据,比亚迪燃油车累计销量仅为5,辆,且仅占总销量的1.7%。尤其是3月,比亚迪全系乘用车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销售,辆,同比增长.9%。其中,DM插混新车共销售50,辆,同比猛增.2%。EV纯电新车共销售53,辆,同比增长.2%。

芯片短缺、供应链承压、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多方不利因素的冲击下,比亚迪交出这样的答卷,足以证明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从销量数据上来看,比亚迪现有车型的销量结构业已完成了新能源化。

目前,比亚迪手里还有40万个未交付订单,这些订单都是纯电动+插电混动,同时手里还有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让比亚迪做出了停止生产燃油车的决定。

“我们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迎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爆发。”说这句话时,王传福颇为感慨。

凭借对研发和创新的持续投入,比亚迪掌握了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是全球唯一拥有“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从“刀片电池”,再到DM-i超级混动技术,都带来了颠覆性的效果。

王传福不止一次地表示,“如果说纯电动车重点解决了增购需要,那么插电混动则有效解决了更多家庭首购和换购需求,对庞大存量燃油车市场,形成了明显替代效应。”

利用全系混动与纯电并行的方式进行革新与迭代,可以说是比亚迪停产燃油车之后,一条稳妥且可行性更高的路线。

DM混动技术落地市场,是在年,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F3DM上市。年,比亚迪首发了搭载其第二代DM混合动力总成的车型——秦,王朝系列开始。年起,新能源车销售收入开始高于燃油车,并一直持续至今。年,新能源车型百万辆达成……

随着DM-i混动技术的推出,“秦PLUSDM-i”、“宋PLUSDM-i”和“唐DM-i”三剑齐发,在低油耗、与同级别燃油车逐渐平价及更低的使用成本的竞争优势下,市场表现突出。据悉,DM-i全系产品的提车周期,都需要4个月以上。

众所周知,比亚迪品牌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一个电动车品牌。早在年,比亚迪就提出了e平台的构想——以“三电”关键部件平台化,实现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突破。

从e平台1.0实现三电关键技术平台化,到e平台2.0实现关键系统平台化,再到e平台3.0实现整车架构平台化,历经18年的创新和迭代。

新一代e平台实现了电池车身一体化,从小型车到大型车的全覆盖。按照预期,一旦平台发挥效果,相关技术和构想全部实现,则有望推动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进程,提速,至少三年。

比亚迪希望,通过e平台3.0让原本孤立自保的动力电池,参与到整车安全当中。“让燃油汽车结构强度的上限,成为纯电动汽车的下限。”综合来看,e平台3.0更像是为刀片电池“定制”的架构,也是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

在纯电e平台3.0和DM-i超级混动两套班底的赋能之下,比亚迪形成了丰富的新能源车型矩阵,不仅为比亚迪新能源市场的下半场打下坚实的技术支持,也为比亚迪与特斯拉展开“正面厮杀”提供了稳定的产品布局。

按照马斯克透露的增幅预期,特斯拉全年销量目标或为万辆。今年比亚迪能否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企业,成为业界最为瞩目的看点。

向来坚持“买外来不如自己造”,比亚迪前后发展出了包括汽车和电池在内的19个事业部,技术功底深厚。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累计申请专利3.5万件、专利授权2.4万件,稳居新能源车专利榜单第一,拥有纯电动、DM-i超级混动两套产品“班底”。

这是特斯拉和“蔚小理”都无法企及的优势。

写在最后:

不止于销量,更着眼于高端市场的竞争,比亚迪的目标高远。

未来,比亚迪汽车业务将由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及高端品牌四个板块构成。其中,王朝系列主销车型包括秦、汉、唐、宋、元及衍生车型,基本覆盖10万-30万元价格区间。

至于高端市场,比亚迪将依托两个品牌:腾势品牌,定位在30万-50万元区间,在到年陆续推出3款纯电多用途车新车型,包括MPV和SUV;全新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定位在50万-万元价格区间,预计于年内推出。

手持混动、纯电两大利器,挥刀作别”燃油时代“,孤勇者比亚迪,开启了自己的全新时代。这更似一声当头棒喝,将激励新老势力革故鼎新,一起见证新时代的波澜壮阔。

延伸阅读:比亚迪的倔强,都写在了王传福的脸上

特写王传福:勇敢迪迪,不怕困难

—THEEND—

出行百人会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亚迪,燃油车ldquo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