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小姐
hi,我是段小姐。
-本期主题-
“放过”您的嘴
前两天有一条新闻,保加利亚一个女孩为了拥有漂亮丰满的厚唇。
在嘴上注射填充物20次。
结果是
虽然看着滑稽、很多人表示欣赏无能,但足见欧美女孩对厚唇情有独钟。
而厚唇,原本并未足以引起如此狂热——
一段时间里,好莱坞女明星的形象决定着欧美圈子里的审美趋势。
上世纪从三四十年代金发碧眼的女郎,到新好莱坞时期的女强人们,体态丰腴、曲线曼妙而动人、四肢修长而健美,如此完美的身体在海报上随处可见,但是厚唇并未成为美的标准。
玛丽莲·梦露丰满性感的大红唇倒是露出了厚唇审美趋势的苗条,不过在梦露身上挂钩的文化强调并不友好。
上世纪50年代,就在玛丽莲·梦露达到重磅炸弹地位之时。戈登说:“玛丽莲代表了我们关于女性与性的文化观念的转变。”“由于战争而使人少,对于一个人而言,竞争不仅仅很多,还有这样的想法,你必须取悦他才能保住他。你不能只是看起来自己有能力做爱。你必须为此感到兴奋,丰满的双唇可以帮助表达这一点。”
多年后也有不少研究去暗示了lip和sex之间的关系,但段小姐觉得他们观察样本太少实在不具说服力,只能说明丰满的嘴唇在某个一阶段,对女性的物化意味极浓。
可就是曾经背后略带羞耻内涵的厚唇,如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真是时代发展变化、审美这东西都是可以人为构建的。
也恰好,这个女人出现了。
嘴唇真的越厚越性感?
直到安吉丽娜·朱莉成为全球icon,她的那张脸,方腮+厚唇,一度等同于性感的符号。
16岁的朱莉不仅年被评为全球最美面孔榜首,“最性感的女人”亦是各大时尚媒体对她冠用的title。
同时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独立女性,“坏女孩”逆势蜕变的丰富故事,坚强的力量感给这张的脸增加了十足的魅力,以至于“EveryonewantstolooklikeJolie.”
厚唇美女从此在欧美圈吃香,而且厚唇一直融入主流审美存在。
《破产女孩》的Max,无论再怎么胖、被嘲小短腿,这张脸一放出来就没有人不服、顺带让同款口红脱销
西班牙性感女明星佩内洛普·克鲁兹,美艳得不可方物、一张大嘴走天下
没有被老天爷赏饭吃的则可以选择后天加工。为此,天生薄唇的KylieJenner做了丰唇
丰唇后,金小小妹不仅接过了朱莉“最性感嘴唇”的交接棒,而且事业蒸蒸日上、唇膏卖得红红火火,一举翻身成女企业家凯总。
甚至引起了#KylieJennerChallenge挑战,小年轻人们纷纷拿起杯子猛吸、让嘴巴肿胀,挑战变成她那样的厚唇。
这样的动作还蛮危险,实在不必
不久后,姐姐金小妹也走上了“丰”唇不归路,逐渐妹化
而新晋小品天后LadyGaga更因为越来越向卡家姐妹看齐、多次被粉丝叫停
有点怀疑她们丰唇都是为了卖货
社交生态向来险恶,想想女明星一窝蜂地跑去丰唇会造成什么影响?
自然就是跟风的美少女一个接一个。
人均厚唇
一段时间内西方的审美志趣也在社交媒体的烘托下边的泛善可陈,除了性感的厚唇,还有高耸的颧骨、根根分明的野生眉、比基尼形状清晰可见的美黑胴体……无一不透露着“网红效应”的气息。
之前段小姐我坐飞机的时候,旁边一外国妹妹就给我展示了什么叫像素级别的P图,一丝不苟把五官推向“完美”状态,那股仔细劲把我和她身后的大爷都惊呆了。(老粉们应该还记得这个小故事)
所以别再批评中国女孩审美严苛了,在“美”的追求上,人类的审美志趣是相通的,中外合拍、一个样。
厚唇审美在中国,不止性感
关键高级
要知道,古人以点唇为时尚。
岑参说,“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白居易说,“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
柳永说,“乌云堕髻,樱桃小口,一曲玉润珠喉。”
这里容我抖一下书袋。
中国传统审美里,就喜“樱桃小口”。但美从来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拿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模特崔姬来,在此之前没人认为她那样瘦骨伶仃的身材是美的,但她横空出世、开创了欧美世界新的审美标准。
而今天,审美话语权彼此拉锯,流行趋势推波助澜,一个KOL足以撑起一片天,厚唇在中国也越来越受欢迎——
最早要从“大嘴”代表舒淇说起。
小s心中最适合拍封面第二名的女人(第一名是她自己),你男神*的女神。
又性感又娇憨,这张嘴真的不要太加分,个性十足的鲶鱼脸,点睛的地方就在这里。彼时港圈有句流行语,“舒淇的嘴,万绮雯的腿。”
兼具形与艺,从“脱星”逆袭,演得了清纯款的小女孩,也演得了韵味十足的大女人,最终从香港娱乐圈杀出一条血路,也成就了,“真高级”。
到后来的高级脸的继承人倪妮,要感谢厚唇的高级,GUCCI亚洲区眼镜形象大使轻松盘走
镜头杀手钟楚曦,要感谢厚嘴唇的性感,阿玛尼全球彩妆大使揽入怀中
飒姐*,也要感谢厚唇的水润丰盈,跟香奈儿欢欢喜喜结伴同行
风格模板在明星身上有迹可循,赶时髦的足够敏感,就能发现,那是可以作为外在特质存在的,是独立审美时代下的高级感。
而中国社会对自身外貌的管理不太会远离大众认同的基本审美。厚唇审美越来越凶猛,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化厚唇妆的人越来越多,所谓“集体的选择”。
欧美系的美妆博主,对种种plumplip画法如数家珍,并倾囊教授。
医美场所也把它位列在增值项目上,告诉你这就是风潮、这就是时尚。
于是普罗大众的时尚最终落地,并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结局。
小时候因为唇厚被同学嘲笑取外号的姑娘,现在尽享肉欲厚唇的优越感,看着大家都在追求厚唇妆,颇有种“奴隶翻身做地主”的感觉。
与之相反,薄唇的姑娘开始背负着不友好的审美偏见——
薄唇=“尖酸刻薄”。
女孩们又开始焦虑起来。
风水轮流转,何必呢?
东西方审美越来越同步,
身体焦虑也越来越像
是的。
“丰唇”今天已经成为再流行不过的医美趋势,再加上“非手术式”这样的字眼,唇部注射,好像并不太会让人感到心理负担。
医美网站上的各类项目看起来也是简单易行。
诚然不施粉黛浑然天成的美不是人人都能拥有,而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美,也反映了女性作为审美客体,并非一昧地被凝视和顺从。
但一次不够、过犹不及,段小姐看到的不是女性审美觉醒与选择。而是——
外貌焦虑。
丰唇以及厚唇审美意识看似在自我掌控以及主动选择中被赋予主体性意义,与此同时,也是在努力消解厚唇审美选择中的被动性、回避了社会对审美同质化和身体异化的谴责。
上瘾了的冷静想想吧。
到底是谁在进行审美再生产?
如果不能摆脱消费社会的引导,oversized的性感厚唇,就永远显得功利;
如果把这样的美当做是自我的唯一认同、与自己身体为敌,那你的厚唇,也不过是被社会审美暴力打“肿”了。
如何为自己的外貌进行定位颇费周折,既要掌握消费话语权,又必须巨斥理想化的东西,故而分寸的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
否则折腾的寻死觅活。
过了“度”,最后还是一样焦虑。
希望厚唇女孩的性感,看起来不要太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