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鲶鱼的生活习性,选择地点与钓法
TUhjnbcbe - 2022/10/30 16:35:00

大家好,欢迎收看小周说鱼,我是小周。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鲶鱼的生活习性,选择地点与钓法。

1.鲶鱼的生活习性

鯰鱼又称鲇鱼、河鲶、四须鯰等,为食肉性大型淡水鱼类。白天养精蓄锐,夜晚出没浅滩处,猎捕夜间活动的小鱼小虾。鯰鱼怕光,喜欢在石坝、石洞、杂草、树桩、树洞等复杂地形生息。几乎溪流里每-大石下的洞穴都被鲶鱼占据。潭的人水口附近的洞穴由于食物最多,会被鲶鱼占据,潭尾的洞穴也经常会被鲶鱼占据。

鲶鱼贪食易长。鱼口大且满嘴密布针一一样的细牙,-般的虾、蟹、昆虫,鲶鱼很轻易就可咬碎。可是鲶鱼视力不好,而且游动速度慢,而小鱼、小虾、小蟹又是动作灵敏,游动快速的,所以鲶鱼捕食主要借助两条长触须发现猎物,借“浑水摸鱼”这一招才能捕到这些小生物。即只有在黑夜或水发混时,小鱼、小虾、小蟹、小昆虫看不清行动迟缓时,鲶鱼凭借其长长的触须轻而易举地发现这些小生物,再利用其大嘴利牙猎食它们。鲶鱼畏光而喜暗或混的水域,这是确定钓鲶鱼的依据。

鲶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个性孤僻,不合群,喜欢单独行动,在江河涨水时、下雨天或者注人新水时异常活跃,纷纷出来游动、觅食。虽不善游泳,但爆发力强。当发现猎物时,便突然从隐蔽处窜出,或从水底一跃而起,动作相当迅猛,使其捕获的对象防不胜防。它还有极好的柔韧性,身体能回转。生长较快,每年4~6月产卵,三龄鱼可达2~3kg,五龄鱼可达4-8kg。江河、湖泊、水库中的野生鲶鱼最大个体可达40kg。它的寿命很长,能活多年。

2.鲶鱼的钓饵有哪些

鯰鱼白天藏于水下隐蔽处,傍晚时分开始四处活动觅食,主要吞食鱼、虾和掉人水中的小动物,因此钓饵应为鱼肉块、小鱼、大青虫,小泥鳅、鸡鸭肝、羊肝、青蚯蚓等荤饵。

大青虫效果特别好。大青虫常生长于红薯叶、芋叶、一一些观赏花木上,虫体全身嫩绿色,可以在立夏之后从这些植物中寻找,选择虫体直径6~10mm,虫体长度50~80mm的大青虫,小的让其生长,下次使用。寻找大青虫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植物下地面有屎粒,或植物上有残枝败叶,就能找到。垂钓时大青虫的穿钩方法是钩尖从虫头端大足开始依次穿过3~4只虫足,然后在虫体后半段中间两足处横向穿过,必须将倒刺穿透。

另外穿钩前还应该将大青虫淹死,避免穿钩后虫体蠕动体液流尽,虫体变得太小,影响鱼的吞食效果。一般一虫钩,若虫体太小,也可以多穿几条。无论如何,必须注意不要影响钩尖刺人鱼体。水蛭(蚂蟥)是钓鲶鱼的好钓饵。捉水蛭时,用一个小竹篓,里面放人带血水的鸡肠、鸡肝、肉骨头,然后将竹篓放人水中。水蛭是专门喝血的,闻到血腥味会纷纷爬过来,钻人竹篓中,放一次竹篓会捉到很多水蛭。穿钩的方法是钩尖从水蛭的吸盘穿人,从脊背穿出,钩尖露出。也可以用50%面粉、30%豆粉、20%鱼粉混合,加水调拌作面团饵。或将韭菜剁碎,加面粉制作面团饵。

3.鲶鱼的钓点选择

溪流深潭:在溪流中钓鲶鱼,首选深潭。深潭的人水口又是钓潭的最佳钓点,因为上游下来的小昆虫首先流人这一位置,且上游下来的有机物碎屑也吸引众多小鱼、小虾来觅食,从而形成鲶鱼食物集中区。其次,为潭腰有大石的位置。最后是潭尾的出水位置。

石床流段:溪流的河床,一般为没人水中的中等大小的石头铺成的石床流段。这一流段表面看,水流很急,但下层由于石头阻挡水流相对平缓,石头之间的缝隙恰好给鲶鱼提供藏身之所;而途经此处的小鱼、小虾、小蟹等水生物也会由于表层水急而在下层石头后的缓流区停留,给鲶鱼带来丰富的食物,所以这类流段也是不错的钓点。

瀑布下面:溪流的瀑布下,水深,食物充足,好藏身,大鯰鱼多在此聚集。下游回水地段:溪流下游平缓的沙石河床,偶有大石突出水面,形成回水的地段。这里有有机碎屑回流聚集,从而吸引小鱼、小虾停留,而且大石也是鯰鱼的藏身点。因此也是一个不错的钓点。

4.鲶鱼的钓法有哪些

一是直感钓法,在正确的钓时,选择正确的钓位后,把挂饵的钩直接垂人钓点,注意把饵放到溪流的底层,然后手持钓竿凭感觉来钓鱼。当感觉钓线被扯拉,钓竿头颤抖时,应顺势把竿往前送送,稍放松一点钓线,让鲶鱼把饵吃入嘴里,然后默数5秒后,一抖竿把鱼挂牢并顺势飞鱼上岸。别让鲶鱼有机会钻回石隙里。整个钓鱼的操作最好不要让灯光照到水面,否则会把鲶鱼吓回洞穴里。通常一个钓位可钓十几分钟,一般会有3~4条鲶鱼上钩,过后上鱼机会就少。这时就应向上游走,另外找钓位。

二是插竿钓法,最佳季节是盛夏,池塘水库洞穴旁,江河陡岸深水下,不用钓竿用斑竹,12m长足够。-次可插几十根。鱼线长度适宜,鱼钩选用大歪把。钓饵用活的小泥鳅,钩从背部穿过去,钩尖裸露不可怕。不用鱼坠不用漂,日落之前岸边斜插,让钓食贴水面,不停打水挣扎。鲶鱼夜间来觅食,先用尾巴抽一下,回头一口吞下。由于斑竹有弹性,脱钩难度非常大。

三是选窝钓法,酒泡小米先打窝,招引小鱼进窝点。鲶鱼发现小鱼群,纷纷窜出来“会餐”。钓时,可用大漂重坠大鱼钩,0.5mm的粗鱼线,使用小泥鳅装钩,或用青色大蚯蚓装钩。发现窝内水泡起,密密麻麻往上泛,表明鲶鱼进了窝,要及时下竿。见鱼漂沉下去,十拿九稳钓上鲶鱼。鲶鱼咬钩比较死,很少脱钩。

四是沉底钓法,选择岸边陡峭深水域,水下多是多穴洞之处。用8m硬竿和粗鱼线,用大号鱼钩和重鱼坠,用大青蚯蚓做钓食。钓时,使饵钩落水底,或者上下移动。饵食晃动目标明显,能引诱鲶鱼出洞。感到钓竿沉重、竿尖动,定是鲶鱼咬钩,可扬竿。

五是甩线夜钓法。

用40~50m粗鱼线,鱼坠在前钩在后。大钩拴上四五个钓饵,间隔0.5m远。鱼线另端拴木棍,插在岸边,线放开。钓饵使用大蚯蚓,不用鱼竿不用漂。钓点选在进水口,鲶鱼觅食必经之道,回水湾处更好,数条长线水中一起抛,傍晚时下钩,次日清晨收鱼。

本期鲶鱼的生活习性,选择地点与钓法就说到这里,喜欢小周的朋友记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鲶鱼的生活习性,选择地点与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