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真不该半夜看这片,但我忍不住
TUhjnbcbe - 2023/2/15 10:42:00
免费爱奇艺会员vip账号密码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3/115933.html

按照我们一般的见面时间,现在应该是深夜了。

那么,我们就来聊点深夜话题——

你现在……

饿了么?(不是饿了么广告)

饿了,院长就可以跟你开始午夜场party了。

先来份烤鲶鱼,鱼皮焦香柔韧,肉质嫩滑入味,配上孜然葱丝,香的嘞!

再来一把羊肉串,火与肉的灵肉结合,香飘十里,勾得人*都没了。

我猜你开始吞口水了,院长也是。

半夜放图诱惑你们,不是院长狠心,要怪只能怪B站太过分,偏偏要在周三的晚上更新《人生一串》第二季——

远处的都市森林已经熄灯,忙碌的工作终于结束,深夜,是属于个人享受生活的时间。

脱下高跟鞋,换上平底拖,钻进各种街头巷尾,去寻烟火气里的那一抹挂念。

“致我们七荤八素的口腹之欲”,这一句话,就浓缩了所有烧烤的精髓。

很多时候,我们撸串,并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真正饿到眼冒金星了,想吃的反而简单,一个大白馒头就能获得幸福。

撸串往往发生在肚子不是那么饿,但嘴巴有点寂寞的情况下。

肚子不饿,就有心思细细品味每一串美食,一口拽下竹签上的肉块,舌尖顺着手挪动的方向勾一遍竹签上的调料。

最后剩下的零星肉丝,也不肯放过,用牙细细扒拉一遍,才算吃得精光。

平日端上饭桌还会被嫌弃不够塞牙缝的量,在这个时候,就成了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珍馐。

嘴巴寂寞,所以对食材的选择范围也突然变大,平日里不爱吃的东西,到了夜晚的烧烤摊上,突然就成了热门选手。

“枪”、“蛋”、“炮”,一般人看了就幻肢一痛的下三路,在老饕们眼里只代表着一种口味:「筋道」。

就连家常小菜,经过烧烤架的调教,也都染上了别样滋味。

如果这部纪录片全程都只是拍摄烤串有多好吃,人们有多爱吃,那《人生一串》也太不符合B站特色了,也更不会火成现在这样了。

第一季追剧人数和弹幕数都超百万,第二季刚开播闻讯赶来的粉丝就已接近万。

不光看的人多,口碑还好。

第一季9.0,第二季也有8.7。

美食千篇一律,纪录片那么多,《人生一串》凭什么成为特别的那个?

别的纪录片要的就是沉稳、大气、端庄、儒雅。总结起来,一个词:正经。

正经的食物,正经的旁白,正经的煽情。

而《人生一串》要的就是「不正经」。

有多不正经?

你见过用悬疑音乐做片头的美食纪录片吗?

重鼓点快节奏音乐,虚幻扭曲的镜头转换,配上险象环生的摩托车冲锋,一看就不是让你静静享受的。

弹幕都被这股「刑侦片既视感」给弄懵了。

怎么?

我点开的不是《人生一串》第二季,是《白夜追凶》第二季吗?

第一集标题还给做成了赛博朋克式灯牌,打上揽客常用语“您几位啊?”。

诱惑力十足。

独树一帜的画风,给这部纪录片定下了基调:就是玩,随意玩,怎么好玩怎么来。

做烤全羊,从羊出羊圈开始拍,不但让你看到烤全羊的制作过程,还要让你“亲身感受”。

怎么感受?

来,品一品这个镜头。

“磨刀霍霍向猪羊”既视感,你就是那头待宰羔羊。

从出圈,到上桌,观众全程羊视角,观众:你不要过来啊啊啊啊!

讲述老板背后的故事,不再是以单纯旁白介绍,还要让老板本人参与。

壮实的河南老汉,手持自拍杆拍着vlog,操着一口河南方言自我介绍:这是我的烧烤店!没有啥,就四大!

对自家烧烤的骄傲劲儿,再没有谁能比老板本人表现地更明显。

这么一嘚瑟,就连屏幕前的观众也能感受到他鲜活亲切的烧烤店老板范儿。

拍烤羊肉串,拍出了武侠风,镜头忽远忽近,配合密集鼓点和近在咫尺的炽热火焰。

再听听烤串小哥的工作心得:

“我烤肉不是烤肉,我是在玩。不会烤肉的师傅,感觉那个烤肉是在玩你一样。”

一句话PK掉其他烧烤摊所有烤串小哥,口气不小,底气就来源于他手上的真本事,谁能让顾客最满意,谁就是这片烧烤区的大神。

深夜的烧烤摊,就是隐匿于市的现代江湖。

这一季《人生一串》不仅拍美食,拍老板,还拍了很多顾客。

能在深夜出门撸串的,都是妙人。

光是片中出现的顾客语录,就能单独成书,小词儿一套一套的。

什么“青春献给小酒桌,醉生梦死就是喝”。

甚至“烤鱼配酒,法力无边”。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段顺口溜:

“香啊,造啊,香皂啊,吃完吐泡泡啊!”

深夜,每位顾客都是十级打油诗人。

甚至还会有老板和顾客出现对立的局面。

客人说,自己就爱一个人来吃烧烤,他是深夜享受孤独的浪子。

这份洒脱豪情,在老板眼里,只有一句话:一个人来吃都是精神病!

老板:“半夜不回家睡觉,还跑我这儿来吃饭,不是精神病是什么?”

忠实顾客:小小的眼睛里,有大大的疑惑。

说完,老板又笑了,补充一句:“我也是精神病,嘿嘿。”

深夜的烧烤摊,是精神病和精神病的走心交流区。

遇上这样有趣的老板和顾客,稍不留神,旁白的魅力就会被比下去,容易显得平淡、死板。

遇强则强,这一季的旁白,也是升级版。

对于外卖烧烤,只需要一句话灵*总结——“人间堕落指南”。

别人有了顺口溜,它也得露一手:

“烤羊让人迷醉,烤鱼也颇有滋味,鲜味佐酒,你会感到一丝安慰。”

单押*才。

有老板对员工要求严格,烤梨度烤制四个小时,面片5分钟上桌,十五分钟必须让客人吃上饭,十七分钟员工就得挨批。

精确到分钟的计算制度,被旁白文案调侃成“烧烤店KPI”。

遇上刷花生酱的少见口味,它的形容是:泉州独有的「小骚情」。

骚还是没有你骚。

从玩弄镜头,到朋克配乐,再到*才文案,《人生一串》这份不正经的“小骚情”,也许正是它斩获观众芳心的独特手段。

在美食界,烧烤算是最接地气的,路边一张桌,一个凳,两扎啤酒三五好友,就能吃的满心欢喜,满嘴流油。

烧烤烟熏火燎重油重辣,不美也不雅,依然深受喜爱。

谁说美食纪录片就不能像烧烤一样另辟蹊径?

只要好吃,只要好看,就足够了,不是吗?

说到这里,院长又想问你开头那个问题了——

你现在,饿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不该半夜看这片,但我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