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销量暴涨,真的是中国策略的失败吗?
特斯拉维权事件问题之后,很多人觉得特斯拉在中国差不多要走到头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7月后,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不仅没下降反而开始暴涨。
特斯拉逆势上涨
在7月份时,卖出3万多辆新车,8月份,特斯拉销量就开始暴涨,首次突破4万多辆,9月份时,特斯拉更是卖出辆新车,再次打破自己的记录,这里面虽然有部分新车是用于出口,但是同去年相比,不管是销量、还是利润或者是股价都是全面暴涨。
10月份,特斯拉更进一步,斩获10万辆的超额订单,特斯拉的股价一夜之间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全部加起来也打不过一个特斯拉。
特斯拉的逆势反弹让很多中国人感到非常的焦虑和沮丧:
有些人是恨铁不成钢,觉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并不差,而特斯拉明明因为质量上有很多争议,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软脚病。
还有些人想的更多,觉得中国当初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引进的特斯拉,本意是希望它充当一只鲶鱼,来盘活中国新能源汽车,适当的时候,特斯拉就应该被国人抛弃,结果特斯拉硬生生地把自己长成了一只鲨鱼,越吃越大,所以担心中国引进特斯拉的策略是不是失败了?
那么这些焦虑会不会成真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下这个问题。
其实大家的困惑是正常的,但是焦虑根本没必要,中国引进特斯拉的战略目的有很多层,而且本身就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特斯拉最终的结果是成功或者失败,中国都是获利者,往失败了说,中国造车新势力趁势而起,将有机会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领导者;往成功了说,特斯拉体量越大,中国主导的新能源战略也将越做越大,一举解决中国百年的能源安全问题。
以上这些有些人可能会知道,但是中国在引进特斯拉的时机,其实也有更深层次的目的,这些可能有的人就不知道了。
可以说它的背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布局数十年的战略,这件事还要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一份书信说起。
钱学森20年前预测汽车战略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钱学森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