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世界顶级淡水鱼类大全三终于找到了l
TUhjnbcbe - 2021/8/14 1:34:00

婺源荷包红鲤鱼

荷包红鲤鱼是江西婺源的特产,因为全身艳红,形似荷包而得名。这种鱼在婺源一向被视为吉祥、喜庆之物,无论是家里来了贵客还是寿宴喜宴,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荷包红鲤鱼。

“清炖荷包红鲤鱼”是婺源的传统名菜,成菜色泽艳丽、鲜香细腻、嫩滑爽口,有一种自然的甘甜味道,吃过一次就再也难忘。

松花江鳜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所咏的鳜鱼是江南的鳜鱼。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都盛产鳜鱼,松花江鳜鱼更是我国四大名贵淡水鱼之一。

由于松花江水质清澈甘冽,水质冷凉,所以出产的鳜鱼肉质细白,格外鲜嫩。东北人把北方特产松子与鳜鱼结合,创出一味“松籽鳌花”,是很有东北特色的名菜。

细鳞

在中国,有一种鱼非常少见,很多人甚至未曾听说过。这种鱼主要产自祖国北疆,如东北三省、陕西、甘肃、*一带,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冷水性鱼类。这种鱼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只能栖息于山溪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当中,普通人难觅其踪,只有当地人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能够捕到一些,一般都不外售,仅仅留着供自己家里享用。

细鳞鱼的肉味鲜美绝伦,据说清代康熙帝非常爱吃此鱼,还为它赋诗曰:“九曲伊逊水,有依萃尾鱼。细鳞秋拨刺,巨口渡吹嘘。阴益食单美,轻嗤渔谱疏。还应问张翰,所忆定何如。”细鳞鱼的吃法很多,可香煎、清蒸、红烧,当地渔民甚至将之制成“刹生细鳞鱼”,作为招待贵客的一道硬菜,食之口感细腻,鲜香满口,余味悠长,真是让人停不下筷子呀!

兴凯湖大白鱼

大白鱼是兴凯湖特产,也叫兴凯湖鲌,学名翘嘴红鲌,色白如玉,俗称大白鱼。由于兴凯湖环境好,水质清洁无污染,因此出产的大白鱼品质特别好,是其它流域的大白鱼无法相比的。大白鱼体形修长,鳍尾发达,以善游著称。到兴凯湖去旅游的人们,除了欣赏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观,也总要一尝大白鱼的美味。

兴凯湖大白鱼是淡水鱼中之贵族,在唐代时就以“湄沱之鲫”名扬九州。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中曾形容“白鱼如切玉”,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兴凯湖大白鱼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其肉质细嫩,鲜美无比,历朝历代都被选为皇室贡品。

兴凯湖沿岸的渔民捕到大白鱼,一般会直接采用“湖水炖白鱼”的吃法,直接用湖水加白鱼清炖,然后用盐、胡椒粉调味即可。这是因为兴凯湖大白鱼本身已经足够鲜美,好的食材无需添加过多的调料,炖出来的汤汁色白如乳,鲜浓无比。

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别名四鳃鲈、花鼓鱼、媳妇鱼。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虽然名字叫松江鲈鱼,但并非是松江特产,以前我国*、渤海和东海广泛分布,但以松江秀野桥之鲈鱼最为有名。苏轼《后赤壁赋》中就有“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语。

自古以来,松江鲈鱼就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名闻四方,位列“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被乾隆御赐为“江南第一名鱼”。松江鲈鱼肉色洁白、肥美细嫩、少刺无腥,食后鲜香满口,回味无穷。连爱吃肉不爱吃鱼的毛主席也对它赞不绝口。

但是,由于鲈鱼的洄游线路被破坏,且生存环境受到污染,野生松江四鳃鲈越来越少,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几乎难以见到。目前市场上有养殖的松江四鳃鲈出售,希望大家保护鱼类的生存环境,期待再次见到野生鱼满江的壮丽场景!

泰山赤鳞鱼

泰山赤鳞鱼,又名螭霖鱼,石鳞鱼,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贵山区淡水鱼,相传每逢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赤鳞鱼便是御膳中的必备之菜。

赤鳞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无腥味,营养价值高。以赤鳞鱼入菜,可清氽,可干炸,常见名菜有:干炸赤鳞鱼、清汆赤鳞鱼、凤尾赤鳞鱼等。

大头鲤

大头鲤以头大、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肉嫩味美等特点而闻名,是鱼中之上品,历史上是云南省的“四大珍稀名贵鱼类”之一,年被评为“云南六大名鱼”之一。但由于星云湖水质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已濒临绝迹。

青海湟鱼

湟鱼是裸鲤的俗称,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湟鱼是青海湖中的特产,“水中绕有鱼类,色*无鳞……”这是关于湟鱼的最早记载。湟鱼的生长速度极其缓慢,据说十年只长一斤肉,因而显得极其珍贵。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鳇鱼的体内积累了丰富的营养,丰腴肥嫩、细腻鲜香,美味无比。但是由于青海湖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过度捕捞,青海湟鱼目前几乎已濒临绝迹了。目前,国家将青海湟鱼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明令禁止捕捞。

大理裂腹鱼

大理裂腹鱼又名大理弓鱼,因其能以嘴衔尾跳跃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云南大理洱海及其附属水域。裂腹鱼体形不大,每条约二至四两重,鱼肉肥厚多脂,肉质细嫩,且籽多刺少苦胆小,非常鲜美。洱海周围的白族乡亲将其赞美为“洱海花”。野生大理裂鳆鱼已处于濒危状态,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淮王鱼

淮王鱼亦称淝王鱼、鮰皇鱼,产于淮河寿县正阳关至淮南市凤台县黑龙潭段。是我国独有的珍稀食用鱼,形似鲶鱼,呈鲜*色,光滑无鳞,随着季节和水温变化其体色呈现淡灰、青白、粉红三色交替变幻的生存状态。最大可长到20斤。据《寿州志》记载:西汉时,有人把这种鱼献给淮南王刘安品尝,他觉得鲜美可口,给它取名叫“回*”,并经常以此鱼宴请宾客,淮南王喜食“回*”的事传到民间,人们习惯就叫它“淮王鱼”。

淮王鱼是天然野生鱼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是流水湍急之处,二是石头之间,三是深潭之上。淮王鱼烹饪之后,味道十分鲜美,肉质非常细嫩鲜甜,素有“淮上筵席之珍”的美誉。淮王鱼煮成的鱼汤被列入《中国菜谱》,称为“奶汁淮王鱼”。

由于产量稀少,捕猎过度,再加上生存环境遭到污染,目前淮王鱼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几近绝迹。目前,水产科技部门正在研究淮王鱼的人工繁殖。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顶级淡水鱼类大全三终于找到了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