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陕西潼关,你可能不知道,但说到董宇辉,你要是不知道,难不成你家是刚上网吗?
东方甄选的英语老师董宇辉,从英语老师转行带火直播,熬过了最初的低谷期,终于迎来了大红大紫,连带着大火的还有他的老家陕西省潼关县。#一起打卡诗意长安#
董宇辉一爆红,潼关当地赶紧安排了远程采访董宇辉。等到董宇辉休假回老家,潼关融媒体直接化身董宇辉的跟班,一直给大家汇报董宇辉的动态。等到董宇辉离开家去北京上班了,潼关融媒还贴心地给网友说,董老师已经出发去北京了,大家很快就可以在直播间看见董老师了。
真的是一座城因为一个人而声名鹊起。但其实,潼关的历史还是很彪悍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董宇辉的老家陕西省潼关县。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的最东端,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处,黄河几字形拐弯的地方,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因临近潼水而得名,东边靠着河南省灵宝市,北面隔着黄河与山西省芮城县相望。从汉朝设县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潼关的重要性,一直是关中的东大门,被称为“畿内首险”。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役。
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在潼关激战,马超利用地形打败了曹操,曹操不得不狼狈的弃袍而逃。马超追到一棵槐树下,一代枭雄曹操不得不绕着槐树跑,马超在后面举着枪拼命地追,没有刺中曹操,却刺中了槐树,马超的枪都拔出来了,曹操趁机逃跑了。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曹操“殆死潼关”,说的就是因为马超,曹操差点死在了潼关。想一想就觉得很有画面感,现在潼关古城北大街还有“马超刺曹古槐遗址”,而当年那棵古槐树,因遭遇雷击,后来被挖掘出来,陈列在县文化馆。
潼关不仅是军事要塞,还是重要的水陆码头,从这里越过黄河可以进入山西,往东可以进入中原。很多人途经这里,留下了一首首关于潼关的古诗词,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杜甫的《潼关吏》,说的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经过潼关,与潼关守将交谈关于潼关的防卫和对未来战争的担忧。可惜当年杜甫看过的潼关防御工事早已淹没在历史中了。
元朝的张养浩写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曲子是张养浩为了去关中赈灾,途径潼关的时候看到潼关壮丽的景色和百姓的疾苦所写的。
到了现代,潼关就显得有些寂寂无名了,但秀美的潼关跟着新时代的建设有而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如果这时候,再去潼关玩,更多地看到的是潼关的发展活力。
到了潼关县,岳渎公园是必须要去的,这是一座零距离感觉“岳渎相望”的生态公园。很多人听过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以及中岳嵩山,但大部分没听过四渎,四渎就是四条大河,分别是长江,黄河,淮河,还有济水,济水是一条古河流,现在已经消失了。
岳渎公园的岳是西岳华山,渎指的是黄河,站在岳渎公园中的岳渎阁中,可以看到岳渎相望相望,一侧是滔滔黄河,一侧是巍巍华山,瞬间觉得天地之广大,大自然之雄伟。除了岳渎公园,还可以去看看黄河湿地公园,潼关古城,十二连城等景点,这是潼关正在建设的“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景观带,当年的雄关天堑,如今都成了市民们悠闲游玩的好去处。
用老潼关的话说,老潼关不在在了,新潼关变得越来越好。旧潼关的繁华大概只有在保留下来的潼关老城水坡巷能找到点踪影了。
到了潼关,自然要吃一吃潼关的特色饮食。比如潼关肉夹馍,用的是白吉饼,脆而不焦,吃的时候,很容易掉渣子,而且最好是趁热吃,香脆可口。还有黄河鲶鱼汤,用的时候黄河里的野生鲶鱼,再加上潼关特有的水质,鲶鱼汤浓稠跟豆浆一样,后口是甜甜的奶香味。
吃饱喝足了,走的时候别忘了带点潼关酱菜回家,潼关酱菜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用的是潼关当地出产的铁杆青笋为原料。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慈禧太后避难到西安时曾夸奖过潼关酱菜。
因为董宇辉,潼关跟着上了热搜,这是我们欠潼关的一个热搜。作为一个鸡鸣三省的千年古城,潼关见证了汉唐雄风,也见证了民不聊生,如今的潼关正在书写新的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