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牧之
编辑
小沐
编者按:在华为春季发布会上,智能锁横空问世。可能华为下场做锁已是预料之中,但当它真正发布的时候,还是有些回味无穷。因为这款产品是IT巨头中第一个原生设计的智能锁产品,而且携带了诸多华为基因。很明显,它不是一个随随便便OEM出来的东西。关于这把锁,我们好好聊聊。
华为的智能锁,说是震动了整个行业,着实有些言重了。只是华为能瞧得上这块业务,并且做的还比较有想法,是个不小的惊喜。其实,巨头过来横插一脚,有压力的不见得是行业,而是巨头自己。
目前,价格方面还是未知数。从配置来看,华为智能锁预计在2K~3K之间,而华为智能门锁Pro大概率3K以上。卖得太便宜不够本,卖得太贵又铺不开量。但与米家智能锁走大众化路线不同,华为专注高端。
这是个好事,能起到鲶鱼效应。智能锁行业也内卷,有这样一种来自IT大厂的刺激,不见得是个坏事。而且对于华为来说,它有全屋智能的产品体系和渠道体系在这,这把锁先天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01
关于产品力这事
华为智能门锁,审美见仁见智,依然是那种商务偏奢华的风格。余承东身后的PPT第一帧,先讲的是专利一体化对称造型,没有讲CNC,没有讲材质。有些避重就轻,毕竟是代工的嘛。这个对称造型,也不是完全对称,您仔细端详。不知道这个专利的优势在哪里,懂行的老师麻烦解读下。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华为基因了,诸多技术都是来自华为智能手机。这么看来,华为造锁之前,核心的东西都久经沙场了,就差一个OEM给做个壳了。我们梳理下:
1、3D人脸识别(AI加持)——来自华为Mate40Pro
2、七种解锁方式:人脸、指纹、手机一碰开锁、手表一碰开锁、NFC卡片、密码、钥匙
3、机电一体化设计,全自动,室内锁打搭载ToF传感器与大区域触控区双重感应,直插式C级锁芯
4、双电池仓:mAh+4节AA电池;锂电池同样来自华为手机(可能是两块Mate40Pro的电池组合起来),超长续航模式8~10个月
5、Type-C应急供电+手机或充电宝的反向无线充电——来自华为手机
6、1TOPS算法芯片——来自华为手机
7、国内首款CCRC(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增强级安全认证的智能锁
8、HarmonyOS分布式计算——来自华为终端
9、3.97英寸室内屏幕
10、7天免费滚动云存储——华为云计算
以上便是华为智能锁的综合产品力,好不好用,看实物。单从账面来看,十分能打。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智能锁的屏幕,貌似是没有系统界面的。也就是说HarmonyOS只是一个幕后的实时系统,并没有界面。因此智能锁的设置还是需要数字面板来实现。
从性能配置来看,华为智能锁做的十分认真。当前智能锁有的,它也有;没有的,它还有。最大的竞争力,恐怕就是鸿蒙智联这一套。对于华为手机和穿戴设备的用户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如果你是华为全家桶的用户,那么恭喜你。
02
说说3D人脸识别
首先是所谓的「耀目星环」,很显然来自华为高端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设计。华为系产品一脉传承,设计语言放到智能锁上也依然动感,只是再简约一些就好。
一颗3D深感摄像头,一颗P高清猫眼摄像头。3D摄像头来自华为Mate40Pro,采用的是ToF技术。ToF即飞行时间法,大致原理是通过摄像头发射大量的近红外正弦波到物体上,根据每条光线反射时间的长短,来计算相位变化进而通过算法得出物体表面的3D结构。
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种技术:结构光。此前奥比中光发布的智能锁人脸识别模块,采用的就是结构光。而iPhone一直以来,也是运用结构光技术实现的FaceID。
在华为智能锁发布时,笔者一度以为它采用的是结构光。后来查阅Mate40Pro的技术资料,才得知是ToF。此前,Mate20Pro采用的是结构光。至于为何转向了ToF,笔者猜测可能是跟设备集成度、专利壁垒、成本等因素有关。
事实上,结构光的精度更高,非常适合静态的人脸识别场景,比如解锁、支付等,而且运算量小功耗低。而ToF相对来说精度差,但是适合小型化,不受自然光影响。华为采用ToF,可能也是刻意避开苹果的专利。因为iPhone的结构光组件来自以色列的PrimeSense,该公司在结构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方案。
华为宣称,智能锁搭载的3D深感摄像头可以投射个深度点,适用于0~45°侧脸以及1.2~2.0m身高。老人小孩都可以轻松解锁。性能到底如何,除了硬件,最主要的是算法。华为自己的AI3D人脸识别算法,在其高端智能手机上已经经受了检验,下放至智能锁肯定不是问题。
这个锁搭载的AI芯片,拥有高达1TOPS的算力,跟华为旗舰手机是同源的。在智能锁这个领域,华为应该是第一个说出算力这个词来的。1TOPS是指处理器每秒可以进行1T(10的12次方)次操作。在自动驾驶领域,达到L4级别至少需要TOPS。华为智能锁虽然只有1TOPS,但是它是个锁呀。
这也充分说明一件事:针对人脸识别功能,无论是结构光还是ToF,在硬件到位的前提下,算法是最强大的保障。苹果部署FaceID前,也是专门设计了AI芯片来运算的。算力、算法不到位,徒有硬件也没用。华为把1TOPS塞进智能锁,那么它确实有资格说这锁越用越好用。
余总的一句话,笔者非常认同,那就是:人脸识别比指纹安全。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同为生物识别,人脸信息是立体的,而指纹是平面的。
除了3D人脸,华为智能锁依然保留指纹解锁,而且也有AI。0.5秒的识别速度,中规中距。
03
产品力能否转化为销售力
笔者并无看衰华为智能锁的意思,只是想把这样一个高端产品推起来,有一定难度,即便是华为。前面说到,华为入场,压力最大的是它自己。大厂出品,定位都很高端。尤其是华为高调进军智能家居,但这些子系统的新品势必也要承担销量重任。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华为智能锁的代工厂是奋达科技。公开资料显示,奋达科技是华为智能穿戴、智能音箱产品的代工方。而奋达科技